“何不夜投將軍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不夜投將軍飛”全詩
功名邂逅未可知。
生身畢竟要何為。
既不起草黃金閨,又不侍宴白玉墀。
何不夜投將軍飛,勸上征伐鞭四夷。
滄海可填山可移,男兒志氣當如斯。
安能生死困毛錐,八韻作賦五字詩。
金牌郎君黃頭兒,有眼不忍重見之。
志大才疏浩無期,逢人舉似人笑嬉。
謂之癡人未必癡,喚作奇士何能奇。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盱眙行》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盱眙行》是宋代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追求與對自身境遇的疑惑和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車慢慢行駛,馬奔馳在后方,寒天中游子來到盱眙。功名的機緣不可預知。生在世上到底該如何行事?既不能追逐黃金的草裙,也不與白玉的殿堂相伴。何不夜晚向將軍投身,勸說他征伐四夷。廣闊的海洋和高大的山嶺都可以填平或移動,男兒應該有如此志氣。怎能為生死而困頓于微末之事,以八韻作一首五字詩。金牌郎君,你那黃頭發的小子,我有眼卻不忍再次見到你。志向偉大而才能平庸的人,沒有確定的前途。當遇到人們,他們舉起手來就像嘲笑和戲弄他。稱他為癡人未必是真的癡呆,而是叫他為奇士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奇才。
詩意和賞析:
《盱眙行》是一首表達對功名利祿追求和對個人處境的思考的詩詞。詩人通過對自身在世間的境遇的反思,表達了對功名的期望與追求,但又對功名的機緣不可預知感到迷惑。他認為生命短暫,應該有所作為,而不是追逐虛浮的財富和權勢。詩中提到了夜晚投身將軍,勸說他征伐四夷,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和社會的關切,以及對男兒應有的志向與勇氣的呼喚。他認為海洋和山嶺都可以克服,男兒的志氣應該如此偉大。詩人堅守自己的信念,不愿為生死所困,以簡潔的五字詩表達了他的志愿。然而,詩人對現實中的人們和社會的評判卻是苦澀的,他認為志向偉大而才能平庸的人往往遭到嘲笑和誤解。他呼喚將這些人稱之為奇士,而不是癡人。
《盱眙行》通過對功名追求和對境遇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詩人倡導男兒應有的志向和勇氣,對于功名的追求持有一定的懷疑態度。他提出了一種超越功名利祿的人生態度,以及對志向偉大而才能平庸者的關注和呼喚。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深刻的內心獨白,通過對生死、功名和人性的思考,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和價值觀的思考。
“何不夜投將軍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ū yí xíng
盱眙行
chē xú xíng, mǎ hòu chí,
車徐行,馬后馳,
tiān hán yóu zǐ lái xū yí.
天寒游子來盱眙。
gōng míng xiè hòu wèi kě zhī.
功名邂逅未可知。
shēng shēn bì jìng yào hé wéi.
生身畢竟要何為。
jì bù qǐ cǎo huáng jīn guī,
既不起草黃金閨,
yòu bù shì yàn bái yù chí.
又不侍宴白玉墀。
hé bù yè tóu jiāng jūn fēi,
何不夜投將軍飛,
quàn shàng zhēng fá biān sì yí.
勸上征伐鞭四夷。
cāng hǎi kě tián shān kě yí,
滄海可填山可移,
nán ér zhì qì dāng rú sī.
男兒志氣當如斯。
ān néng shēng sǐ kùn máo zhuī,
安能生死困毛錐,
bā yùn zuò fù wǔ zì shī.
八韻作賦五字詩。
jīn pái láng jūn huáng tou er,
金牌郎君黃頭兒,
yǒu yǎn bù rěn zhòng jiàn zhī.
有眼不忍重見之。
zhì dà cái shū hào wú qī,
志大才疏浩無期,
féng rén jǔ shì rén xiào xī.
逢人舉似人笑嬉。
wèi zhī chī rén wèi bì chī,
謂之癡人未必癡,
huàn zuò qí shì hé néng qí.
喚作奇士何能奇。
“何不夜投將軍飛”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