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與荊襄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中原地與荊襄近”全詩
不如上游古形勢,四十余萬兵籌邊。
中原地與荊襄近,烈士烈兮猛士猛。
澤連云夢寒打圍,城接武昌曉排陳。
書生豈無一策奇,叩閽擊鼓天不知。
卻思仙人白玉笛,胡床醉倚南樓吹。
貂蟬兜鍪兩岑寂,若耶溪傍還作客。
空馀黃鶴舊題詩,醉筆顛狂驚李白。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憶鄂渚》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鄂渚》是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離開鄂渚已經十年的情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憶起鄂渚,我已經離開這個地方十年了,那里的吳兒越女已不再美麗動人。與其留在下游,觀賞平凡的景物,我寧愿上游,體驗古老的風貌,那里已經聚集了四十余萬兵士,準備防備邊境的敵人。
中原地區與荊襄地區相鄰,英勇的烈士們和勇猛的士兵們齊聚一堂。澤連云夢的寒冷中,他們奮勇打敗了敵人的圍攻,城市與武昌相連,黎明時分排列整齊的軍隊顯露出來。
身為一位書生,難道沒有一招奇策嗎?然而,我敲打著守衛大門的守閽,擊鼓吶喊,卻不知天底下有誰能夠聽到。我卻在想起仙人吹奏著潔白的玉笛,醉臥在南樓上吹奏樂曲的情景。
貂蟬和兜鍪,兩者都是英雄時代的象征,現在卻都沉寂了下來。如果有機會,我愿意沿著若耶溪作客,重溫過去的時光。只剩下黃鶴山上的古老詩題,留給我醉醺醺的筆觸,卻讓我感到驚訝,仿佛喚起了李白的靈魂。
這首詩詞通過對鄂渚的回憶,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流露出對歷史和英雄的贊美。作者以自己身為書生的身份,表達出自己對時局的不滿和對英雄的向往,以及對古代文人李白的敬仰之情。整首詩詞情感豐富,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思緒和感慨,給人以深深的共鳴和思考。
“中原地與荊襄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è zhǔ
憶鄂渚
wǒ lí è zhǔ yǐ shí nián, wú ér yuè nǚ kōng huá xiān.
我離鄂渚已十年,吳兒越女空華鮮。
bù rú shàng yóu gǔ xíng shì, sì shí yú wàn bīng chóu biān.
不如上游古形勢,四十余萬兵籌邊。
zhōng yuán dì yǔ jīng xiāng jìn, liè shì liè xī měng shì měng.
中原地與荊襄近,烈士烈兮猛士猛。
zé lián yún mèng hán dǎ wéi, chéng jiē wǔ chāng xiǎo pái chén.
澤連云夢寒打圍,城接武昌曉排陳。
shū shēng qǐ wú yī cè qí, kòu hūn jī gǔ tiān bù zhī.
書生豈無一策奇,叩閽擊鼓天不知。
què sī xiān rén bái yù dí, hú chuáng zuì yǐ nán lóu chuī.
卻思仙人白玉笛,胡床醉倚南樓吹。
diāo chán dōu móu liǎng cén jì, ruò yé xī bàng hái zuò kè.
貂蟬兜鍪兩岑寂,若耶溪傍還作客。
kōng yú huáng hè jiù tí shī, zuì bǐ diān kuáng jīng lǐ bái.
空馀黃鶴舊題詩,醉筆顛狂驚李白。
“中原地與荊襄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