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國使臨殊玉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澤國使臨殊玉節”全詩
澤國使臨殊玉節,彤墀香近惹金爐。
慶逢龍躍風云闊,職有蟬聊父子俱。
援手墜淵馀事耳,故人有子在泥途。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代上譙太尉》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代上譙太尉》是宋代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譙太尉受命代表皇帝前往邊疆巡視的情景,抒發了作者對忠誠、責任和友情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叮嚀天語聽傳呼,
吒咤雷霆壓萬夫。
澤國使臨殊玉節,
彤墀香近惹金爐。
慶逢龍躍風云闊,
職有蟬聊父子俱。
援手墜淵馀事耳,
故人有子在泥途。
這首詩通過生動的描寫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現了詩人對譙太尉的景仰和贊頌,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忠誠、責任和友情的思考。
詩意和賞析:
首節表現了天命之重和使命的莊嚴。詩中的“叮嚀天語聽傳呼”,形象地描繪了天命的召喚,顯示了譙太尉受到皇帝的重托,使命光榮而莊嚴。
第二節中的“吒咤雷霆壓萬夫”,運用雷霆的威力來形容譙太尉的威嚴和力量,進一步彰顯了他的威望和權威。
第三節描述了譙太尉作為使者所具備的特殊身份和責任。詩中的“澤國使臨殊玉節”,表達了他作為使者的身份和使命,以及他代表國家的特殊重要性。
第四節通過描寫彤墀香近的情景,展示了譙太尉受到皇帝的珍愛和親近,以及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榮耀。
第五節以“慶逢龍躍風云闊”來表達譙太尉在歷史大勢中的重要地位,顯示了他的職位高升和他所承擔的責任。
最后兩節則表達了作者對譙太尉的敬佩和對友情的思念。詩中的“援手墜淵馀事耳”,意味著即使是在困難的境地,譙太尉也能挺身而出,不顧個人安危。而“故人有子在泥途”則暗示了作者對故友的牽掛和擔憂。
整首詩通過對譙太尉形象的描繪,展現了忠誠、責任和友情的價值,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品質的崇敬和向往。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得詩詞更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澤國使臨殊玉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i shàng qiáo tài wèi
代上譙太尉
dīng níng tiān yǔ tīng chuán hū, zhā zhà léi tíng yā wàn fū.
叮嚀天語聽傳呼,吒咤雷霆壓萬夫。
zé guó shǐ lín shū yù jié, tóng chí xiāng jìn rě jīn lú.
澤國使臨殊玉節,彤墀香近惹金爐。
qìng féng lóng yuè fēng yún kuò, zhí yǒu chán liáo fù zǐ jù.
慶逢龍躍風云闊,職有蟬聊父子俱。
yuán shǒu zhuì yuān yú shì ěr, gù rén yǒu zi zài ní tú.
援手墜淵馀事耳,故人有子在泥途。
“澤國使臨殊玉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