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結白頭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交結白頭翁”全詩
往來黃葉路,交結白頭翁。
晚筍難成竹,秋花不滿叢。
生涯只粗糲,吾豈諱言窮。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題山中別業》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山中別業》是唐代詩人李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舊宅在山中,閑門與寺通。
往來黃葉路,交結白頭翁。
晚筍難成竹,秋花不滿叢。
生涯只粗糲,吾豈諱言窮。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李端離開他的故居,遠離塵囂,居住在山中的景象。詩人將自己的生活比喻為交結了白發老人的黃葉小路,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生活變遷的感慨。他同時提到了晚年的不如意,用晚筍無法成為竹子、秋花無法盛開一叢來暗示自己的困境。然而,他并不回避自己貧困的現實,大膽地表達了自己的處境,并不以窮困為恥。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的離別和新生活環境,展現了一種淡泊、坦然面對命運的態度。詩人選擇了山中的舊宅作為自己的新居,與寺廟相鄰,強調了遠離塵囂的生活態度。他以黃葉小路和白頭翁來象征自己人生的旅途,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歲月變遷的感慨。晚筍難成竹和秋花不滿叢這兩句,以植物的生長隱喻了作者晚年的不如意和生活的困頓,但他并不回避或羞愧于自己的貧困,而是以自豪和坦然的態度面對。最后兩句“生涯只粗糲,吾豈諱言窮”,表達了他不愿隱瞞自己貧窮的態度,坦然接受生活的現實。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對生活的態度和對貧困的坦然接受,表達了一種淡泊名利、豁達樂觀的精神境界。通過山中別業的描繪,詩人表現了對塵世紛擾的厭倦,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這首詩詞以樸素而真實的表達方式,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哲學,引發讀者對于生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交結白頭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hān zhōng bié yè
題山中別業
jiù zhái zài shān zhōng, xián mén yǔ sì tōng.
舊宅在山中,閑門與寺通。
wǎng lái huáng yè lù, jiāo jié bái tóu wēng.
往來黃葉路,交結白頭翁。
wǎn sǔn nán chéng zhú, qiū huā bù mǎn cóng.
晚筍難成竹,秋花不滿叢。
shēng yá zhǐ cū lì, wú qǐ huì yán qióng.
生涯只粗糲,吾豈諱言窮。
“交結白頭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