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明庭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樹明庭角”全詩
玉樹明庭角,冰澌吐話言。
荊州得上幕。
楚壤帶中原。
多欲附舟去,白魚朱橘繁。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送金陵胡撫干仲芳》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金陵胡撫干仲芳》是宋代劉過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作者離開故鄉后,初次結識了澹庵孫,并向他道別的情景。本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個人情感,展現了離別之情和對新環境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故家凋喪后,初識澹庵孫。
玉樹明庭角,冰澌吐話言。
荊州得上幕,楚壤帶中原。
多欲附舟去,白魚朱橘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表達了作者離開故鄉后的感受和對新環境的渴望。詩的第一句“故家凋喪后,初識澹庵孫”,揭示了作者離開家園的情景,同時出現了澹庵孫這個人物,預示著后文將有離別之事發生。
接下來的兩句“玉樹明庭角,冰澌吐話言”,通過描繪明亮的庭院和冰涼的清泉,給人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這里的庭院景物可能代表著作者的新居,而清泉則象征著新環境中的清新與活力。
第四句“荊州得上幕,楚壤帶中原”,描繪了作者離開故鄉后到達荊州,并望見楚地和中原的景象。這里的荊州、楚地和中原都是地理上的特定區域,但在詩中起到了象征的作用,代表著離開故土、踏上新征程的意義。
最后兩句“多欲附舟去,白魚朱橘繁”,表達了作者對離開的渴望。舟的意象代表著離開和旅行,而白魚和朱橘則象征著新環境中的豐富和繁榮。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新生活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期待。
整首詩詞以離別與渴望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運用象征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新環境的憧憬和追求。這首詩詞既有離別之情的憂傷,又有對未來的希望,展示了劉過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玉樹明庭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jīn líng hú fǔ gàn zhòng fāng
送金陵胡撫干仲芳
gù jiā diāo sàng hòu, chū shí dàn ān sūn.
故家凋喪后,初識澹庵孫。
yù shù míng tíng jiǎo, bīng sī tǔ huà yán.
玉樹明庭角,冰澌吐話言。
jīng zhōu dé shàng mù.
荊州得上幕。
chǔ rǎng dài zhōng yuán.
楚壤帶中原。
duō yù fù zhōu qù, bái yú zhū jú fán.
多欲附舟去,白魚朱橘繁。
“玉樹明庭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