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只可少說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逢人只可少說話”全詩
逢人只可少說話,賣卜不須多覓錢。
退一點行安樂法,道三個好喜歡緣。
老夫亦俗挑包去,若要相尋在酒邊。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贈術士》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術士》是宋代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術士的贊賞和對修行之道的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贈術士》中文譯文:
一性圓明俱是佛,
四方落魄總成仙。
逢人只可少說話,
賣卜不須多覓錢。
退一點行安樂法,
道三個好喜歡緣。
老夫亦俗挑包去,
若要相尋在酒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術士的修行態度和生活方式,表達了作者對術士的敬佩之情,并借此思考人生的意義和修行的方法。
詩的開頭兩句“一性圓明俱是佛,四方落魄總成仙”表明作者認為修行者無論身處何方,只要心性純凈明亮,即可成為佛或仙。這里的“一性圓明”強調修行者內心的純凈和明亮,而“四方落魄”則指修行者在世俗塵囂中的生活狀態。通過對術士修行的贊美,作者也在思考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如何尋求內心的寧靜和超越。
接下來的兩句“逢人只可少說話,賣卜不須多覓錢”則表達了修行者對言語和物質的淡漠態度。修行者在與他人交往時只應言簡意賅,避免多言多語的紛擾;而在卜卦預測方面,也無需過多追求金錢的回報。這里體現了修行者追求簡樸生活和精神自由的理念。
接下來的兩句“退一點行安樂法,道三個好喜歡緣”強調了退讓和善緣的重要性。修行者應該懂得適度退讓,尋求內心的安樂;而道德修行也需要培養好的緣分,與善良的人結交。這里體現了修行者追求平和與善緣的修行理念。
最后兩句“老夫亦俗挑包去,若要相尋在酒邊”表達了作者自己也在塵世中漂泊,尋求心靈寄托。作者以“老夫”自稱,表明自己也是在世俗間行走的普通人,但他也渴望與修行者相會于酒宴之間,共同探討修行之道。這里體現了作者對修行者的認同和對修行道路的向往。
總的來說,劉過的《贈術士》通過對術士生活態度和修行理念的描繪,表達了對修行者的贊賞與敬佩,同時也反思了人生的意義和修行的方法。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深刻的思考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對道德修行和內心追求的向往,同時也啟發了讀者對生活和修行的思考。
“逢人只可少說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shù shì
贈術士
yī xìng yuán míng jù shì fú, sì fāng luò tuò zǒng chéng xiān.
一性圓明俱是佛,四方落魄總成仙。
féng rén zhǐ kě shǎo shuō huà, mài bǔ bù xū duō mì qián.
逢人只可少說話,賣卜不須多覓錢。
tuì yì diǎn xíng ān lè fǎ, dào sān ge hǎo xǐ huān yuán.
退一點行安樂法,道三個好喜歡緣。
lǎo fū yì sú tiāo bāo qù, ruò yào xiāng xún zài jiǔ biān.
老夫亦俗挑包去,若要相尋在酒邊。
“逢人只可少說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