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玉不容陪偉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非玉不容陪偉論”全詩
非玉不容陪偉論,撥灰猶為作行書。
云霞縹緲來旌節,瓊玖玲瓏聞佩琚。
幽顯殊途人世隔,冷風吹雨關回車。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上張紫微真仙》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張紫微真仙》是宋代劉過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真仙元是昔于湖,
今在高樓何處居。
非玉不容陪偉論,
撥灰猶為作行書。
云霞縹緲來旌節,
瓊玖玲瓏聞佩琚。
幽顯殊途人世隔,
冷風吹雨關回車。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位真仙的形象和境遇。真仙曾經出現在湖中,但如今居住在高樓之中,作者對其的贊嘆之情溢于言表。真仙的身份高貴,只有玉器才配得上與他交談,即便是擦去身上的塵埃,仍然可以寫下動人的字句。祥云和霞光環繞,彩旗飄揚,珍寶閃爍,傳來美玉的佩戴聲。然而,真仙與塵世相隔,與尋常人的路途不同,他的孤獨與冷清猶如寒風吹雨,使人心生惋惜。
賞析:
《上張紫微真仙》通過對真仙形象的描繪,展現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真仙是一位令人景仰的存在,他曾經在湖中出現,現在卻居住在高樓之中,這種轉變折射出真仙的卓越地位和超越塵世的境界。詩中提到真仙不與凡人交往,只有玉器才配得上與他對話,這象征著真仙的高潔品質和超然身份。即使是撥去身上的塵埃,真仙仍能用行書寫出動人的文字,顯示出他的文采和才華。云霞、旌節、瓊玖和佩琚等形象的描繪,增添了詩詞的神秘感和華麗色彩。然而,真仙與塵世隔絕,處于與常人不同的境遇和孤獨之中,這種冷風吹雨般的體驗令人感到惋惜。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塑造了真仙的形象,同時通過對真仙境遇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超凡世界的向往和對真仙孤獨境遇的憐憫之情。
“非玉不容陪偉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zhāng zǐ wēi zhēn xiān
上張紫微真仙
zhēn xiān yuán shì xī yú hú, jīn zài gāo lóu hé chǔ jū.
真仙元是昔于湖,今在高樓何處居。
fēi yù bù róng péi wěi lùn, bō huī yóu wèi zuò xíng shū.
非玉不容陪偉論,撥灰猶為作行書。
yún xiá piāo miǎo lái jīng jié, qióng jiǔ líng lóng wén pèi jū.
云霞縹緲來旌節,瓊玖玲瓏聞佩琚。
yōu xiǎn shū tú rén shì gé, lěng fēng chuī yǔ guān huí chē.
幽顯殊途人世隔,冷風吹雨關回車。
“非玉不容陪偉論”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