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今古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朝今古隔”全詩
鳥來傷賈傅,馬立葬滕公。
松柏青山上,城池白日中。
一朝今古隔,唯有月明同。
禍集鉤方失,災生劍忽飛。
無由就日拜,空憶自天歸。
門吏看還葬,宮官識賜衣。
東堂哀贈畢,從此故臣稀。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張左丞挽歌二首》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張左丞挽歌二首》是唐代李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素旆低寒水,清笳出曉風。
鳥來傷賈傅,馬立葬滕公。
松柏青山上,城池白日中。
一朝今古隔,唯有月明同。
禍集鉤方失,災生劍忽飛。
無由就日拜,空憶自天歸。
門吏看還葬,宮官識賜衣。
東堂哀贈畢,從此故臣稀。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張左丞的悼念之情,描繪了哀傷的景象和對逝者的思念之情。詩中通過一系列意象的交織,展現了時光流轉的無情和人事變遷的哀嘆。
賞析:
該詩詞以素旆低垂、寒水潺潺的景象開篇,給人以寂寥凄涼的感覺。清晨的風中響起悲壯的笳聲,象征著戰爭的慘痛和生命的短暫。接著描述了鳥兒飛來傷害了賈傅,馬兒站立在滕公的墓前,暗示著逝者的不幸和悲痛。詩中松柏青山、城池白日的描繪,突出了逝者的高尚品質和功績。表達了作者對逝者的懷念之情,認為唯有月明仍然存在,而其他一切都已隨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詩的后半部分談及禍患不斷,鉤繩失守,劍忽然飛舞,暗示了世間的動蕩和無常。雖然無法親自向逝者拜祭,但仍然懷念著他們,希望他們能在天堂得到安寧。詩的結尾描述了門吏目送逝者入葬,宮官識別并賜予逝者衣物,東堂的哀悼儀式結束后,故臣漸漸凋零,暗示了時光的推移和人事的更替。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悼念逝者為主題,通過描繪景物和表達情感,表達了詩人對逝者的深深懷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充滿變數的世事。
“一朝今古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zuǒ chéng wǎn gē èr shǒu
張左丞挽歌二首
sù pèi dī hán shuǐ, qīng jiā chū xiǎo fēng.
素旆低寒水,清笳出曉風。
niǎo lái shāng jiǎ fù, mǎ lì zàng téng gōng.
鳥來傷賈傅,馬立葬滕公。
sōng bǎi qīng shān shàng, chéng chí bái rì zhōng.
松柏青山上,城池白日中。
yī zhāo jīn gǔ gé, wéi yǒu yuè míng tóng.
一朝今古隔,唯有月明同。
huò jí gōu fāng shī, zāi shēng jiàn hū fēi.
禍集鉤方失,災生劍忽飛。
wú yóu jiù rì bài, kōng yì zì tiān guī.
無由就日拜,空憶自天歸。
mén lì kàn hái zàng, gōng guān shí cì yī.
門吏看還葬,宮官識賜衣。
dōng táng āi zèng bì, cóng cǐ gù chén xī.
東堂哀贈畢,從此故臣稀。
“一朝今古隔”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