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上宿雙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云山上宿雙林”全詩
青草湖中看五老,白云山上宿雙林。
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靜猿聲證道心。
更說謝公南座好,煙蘿到地幾重陰。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寄廬山真上人》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廬山真上人》是唐代詩人李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僧無跡本難尋,
更得禪行去轉深。
青草湖中看五老,
白云山上宿雙林。
月明潭色澄空性,
夜靜猿聲證道心。
更說謝公南座好,
煙蘿到地幾重陰。
詩意:
這首詩詞是李端致函給廬山的真上人,表達了對高僧的敬仰和向往。詩人認為真正的高僧難以尋覓,但是通過修行禪定可以使心境更加深遠。詩人描述了廬山的美景,青草湖中看到五座老人的身影,白云山上有雙重的樹林,月光照耀下的潭水清澈透明,夜晚靜謐中傳來猿猴的聲音,證明了修行者的心境已得到覺悟。詩人還夸贊了廬山謝公的禪修境地,煙霧籠罩的山腳下更加幽深。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廬山的自然景觀和禪修的境界,展現了李端對高僧和修行的敬佩和向往之情。詩人通過描寫廬山的景色,展示了自然與禪修的交融,以及修行者在安靜中感悟到的道理。通過月明潭水、夜靜猿聲等形象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內心的寧靜和對禪修境界的追求。
詩中的廬山真上人是一個象征,代表了高僧和禪修者的境界。詩人對廬山真上人的贊美和向往,體現了他對佛教修行的敬仰和追求。整首詩詞韻味悠遠,意境深遠,展示了唐代文人對自然與禪修的獨特感悟,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修行者的崇高評價。
“白云山上宿雙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lú shān zhēn shàng rén
寄廬山真上人
gāo sēng wú jī běn nán xún, gèng dé chán xíng qù zhuǎn shēn.
高僧無跡本難尋,更得禪行去轉深。
qīng cǎo hú zhōng kàn wǔ lǎo,
青草湖中看五老,
bái yún shān shàng sù shuāng lín.
白云山上宿雙林。
yuè míng tán sè chéng kōng xìng, yè jìng yuán shēng zhèng dào xīn.
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靜猿聲證道心。
gèng shuō xiè gōng nán zuò hǎo, yān luó dào dì jǐ zhòng yīn.
更說謝公南座好,煙蘿到地幾重陰。
“白云山上宿雙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