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煙千里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戍煙千里直”全詩
鐵馬垂金絡,貂裘犯雪花。
曾持兩郡印,多比五侯家。
繼世新恩厚,從軍舊國賒。
戍煙千里直,邊雁一行斜。
想到清油幕,長謀出左車。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送王副使還并州》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王副使還并州》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李端。這首詩詞描寫了詩人送王副使返回并州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送王副使返回并州,
并州靠近胡地,離此有風沙。
鐵馬上金韁繩,貂裘闖進雪花。
曾經握著兩個郡的印信,比得上五個侯家。
繼承了世代的深厚恩情,在軍舊國度借款。
烽煙千里直直沖天,邊疆雁隊成斜行。
想到清油的帷幕,為長遠之計,離開左軒車。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景物和情感來表達作者對王副使回歸并州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在詩詞的開頭,作者寫道并州靠近胡地,離開這里有風沙,意味著這個地方是邊疆,環境惡劣。接著,作者使用鐵馬、金韁繩和貂裘等意象,形象地描繪了王副使的歸來,凸顯了他的高貴身份和重要地位。
接下來,作者提到王副使曾經擔任兩個郡的印信,比得上五個侯家,表明他在地方政務上的成就和地位。然后,作者又說他繼承了世代的深厚恩情,在軍舊國度借款,表達了對他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邊疆的景象。烽煙直沖天表示戰火連綿,邊疆難得平安。邊疆雁隊成斜行則突出了邊境的荒涼和不穩定。最后,作者想到王副使離開,可能要進入清油幕,開始新的職業生涯,并為長遠之計借用左軒車,表達了對他的祝福和思念。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寫了詩人送王副使返回并州的情景,以及對他的祝福和思念之情。通過描寫景物、運用意象和抒發情感,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王副使的敬重和祝福,以及對邊疆艱苦環境的描繪。
“戍煙千里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áng fù shǐ hái bīng zhōu
送王副使還并州
bīng zhōu jìn hú dì, cǐ qù shì fēng shā.
并州近胡地,此去事風沙。
tiě mǎ chuí jīn luò, diāo qiú fàn xuě huā.
鐵馬垂金絡,貂裘犯雪花。
céng chí liǎng jùn yìn, duō bǐ wǔ hòu jiā.
曾持兩郡印,多比五侯家。
jì shì xīn ēn hòu, cóng jūn jiù guó shē.
繼世新恩厚,從軍舊國賒。
shù yān qiān lǐ zhí, biān yàn yī xíng xié.
戍煙千里直,邊雁一行斜。
xiǎng dào qīng yóu mù, zhǎng móu chū zuǒ chē.
想到清油幕,長謀出左車。
“戍煙千里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