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操非無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魏操非無漢”全詩
禁中驚戰鼓,城上出降旗。
魏操非無漢,唐淵不有隋。
從茲更革后,寧復太平期。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汪元量。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靜看從衡士,
番成買賣兒。
禁中驚戰鼓,
城上出降旗。
這首詩以杭州為背景,描繪了這個城市的繁榮景象和歷史沉淀。詩中提到了不同朝代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展現了歷史的變遷和文化的交融。
詩中的"從衡士"指的是從衡山來的商人,他們在杭州進行買賣,使得這個城市充滿了商業繁榮的氛圍。"番成買賣兒"表達了商業交流的繁榮,也反映了當時杭州作為商業中心的重要地位。
"禁中驚戰鼓"描述了王朝內部的軍事動蕩和戰亂。"城上出降旗"則描繪了城市面臨敵軍入侵時的緊張氣氛。這兩句詩揭示了杭州作為戰略要地的重要性,也暗示了歷史上的動蕩和變遷。
接下來的兩句詩提到了歷史上的人物和朝代。"魏操非無漢"指的是三國時期的曹操,并暗示了歷史上不同朝代之間的聯系和影響。"唐淵不有隋"則提到了唐朝和隋朝,表達了歷史的衰榮更替。
最后兩句"從茲更革后,寧復太平期"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變革和太平盛世的期望。"從茲更革后"意味著在歷史的變革中,希望能夠實現社會的進步和改革。"寧復太平期"則表達了對于和平安寧時期的向往。
整首詩通過描繪杭州的繁榮景象、歷史變遷和社會期望,展現了作者對于社會穩定和太平盛世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當時杭州作為商業中心和戰略要地的特殊地位和歷史意義。
“魏操非無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g zhōu zá shī hé lín shí tián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
jìng kàn cóng héng shì, fān chéng mǎi mài ér.
靜看從衡士,番成買賣兒。
jìn zhōng jīng zhàn gǔ, chéng shàng chū jiàng qí.
禁中驚戰鼓,城上出降旗。
wèi cāo fēi wú hàn, táng yuān bù yǒu suí.
魏操非無漢,唐淵不有隋。
cóng zī gèng gé hòu, níng fù tài píng qī.
從茲更革后,寧復太平期。
“魏操非無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