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天愁欲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杞天愁欲墮”全詩
鼓鞞千艇合,刁斗萬家同。
金馬憐焦土,銅駝壓草叢。
杞天愁欲墮,黑入太陰中。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是宋代汪元量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空細細的雨絲,江邊輕輕的風。
鼓聲和船艇聲音交相輝映,刁斗聲響滿天同鳴。
馬上的戰士們關心焦土,銅駝壓在草叢中。
杞天感到憂愁欲墮,黑暗籠罩著太陰星。
詩意: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描繪了杭州的景象,通過天候和自然元素的描寫,展現了城市的繁忙和戰爭的陰影。詩中表現了雨絲細密、江邊微風的自然景觀,同時描繪了鼓聲、船艇聲和刁斗聲交相輝映的熱鬧場景。詩人運用金馬、銅駝等形象,表達了戰爭帶來的破壞和焦慮。最后,詩人以杞天愁欲墮、黑入太陰中的表達方式,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黑暗。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形象的比喻,展現了宋代杭州的繁忙景象和戰亂的陰影。詩人運用了大量的描寫手法,如細雨、輕風、鼓聲、船艇聲和刁斗聲等,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杭州市井生活的喧囂和熱鬧。同時,詩中金馬、銅駝等形象的運用,表達了戰爭帶來的破壞和人們的憂慮。最后兩句以杞天愁欲墮、黑入太陰中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愁情緒和黑暗感。整首詩詞通過景物描寫和意象之間的巧妙結合,表達了作者對于戰亂和動蕩時期的思考和感受,給人以深思和沉重的印象。
“杞天愁欲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g zhōu zá shī hé lín shí tián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
tiān mù sī sī yǔ, jiāng tóu jiǎn jiǎn fēng.
天目絲絲雨,江頭翦翦風。
gǔ bǐng qiān tǐng hé, diāo dǒu wàn jiā tóng.
鼓鞞千艇合,刁斗萬家同。
jīn mǎ lián jiāo tǔ, tóng tuó yā cǎo cóng.
金馬憐焦土,銅駝壓草叢。
qǐ tiān chóu yù duò, hēi rù tài yīn zhōng.
杞天愁欲墮,黑入太陰中。
“杞天愁欲墮”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