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阻且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道路阻且遠”全詩
誰謂忽遠役,懷抱無由宣。
況我骨肉親,與子枝葉連。
昔為雙飛鳧,今為孤飛鳶。
徘徊復彷徨,感激涕泗漣。
道路阻且遠,四海霏塵煙。
鹡鴒恐失群,繞樹何翩翩。
我有一斗酒,可以同笑言。
去去從此辭,努力云中鞭。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居擬蘇武四首》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居擬蘇武四首》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對蘇武的贊美和自我表達為主題,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和對自由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棠棣本同根,蘇葩亦相聯。
誰謂忽遠役,懷抱無由宣。
況我骨肉親,與子枝葉連。
昔為雙飛鳧,今為孤飛鳶。
徘徊復彷徨,感激涕泗漣。
道路阻且遠,四海霏塵煙。
鹡鴒恐失群,繞樹何翩翩。
我有一斗酒,可以同笑言。
去去從此辭,努力云中鞭。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蘇武的欽佩和對自由的向往。詩的開頭以"棠棣本同根,蘇葩亦相聯"來比喻汪元量和蘇武的情感紐帶,表達了作者對蘇武的敬仰之情。接著,詩中提到蘇武被迫流亡,但他并沒有忘記自己的家鄉和親人,與之相連的思念之情在詩中流露。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借用鳧與鳶的比喻,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彷徨。他感激蘇武的堅韌和忍耐,同時也感嘆自己的處境艱難。詩中道出自己的思鄉之情,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對回家的渴望。
最后兩句"我有一斗酒,可以同笑言。去去從此辭,努力云中鞭。"表達了作者振作精神,以酒作為解憂的方式,希望能夠擺脫困境,追求自由和理想。這兩句詩以豪情激昂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決心和斗志。
整首詩以優美的辭章和抒情的筆調,表達了作者對蘇武堅韌不拔的仰慕,同時也抒發了自己作為文人士子的獨特情感。通過對蘇武的贊美和自我表達,詩詞呈現了一種思鄉之情和追求自由的精神,給人以深思和感動。
“道路阻且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ū nǐ sū wǔ sì shǒu
居擬蘇武四首
táng dì běn tóng gēn, sū pā yì xiāng lián.
棠棣本同根,蘇葩亦相聯。
shuí wèi hū yuǎn yì, huái bào wú yóu xuān.
誰謂忽遠役,懷抱無由宣。
kuàng wǒ gǔ ròu qīn, yǔ zi zhī yè lián.
況我骨肉親,與子枝葉連。
xī wèi shuāng fēi fú, jīn wèi gū fēi yuān.
昔為雙飛鳧,今為孤飛鳶。
pái huái fù páng huáng, gǎn jī tì sì lián.
徘徊復彷徨,感激涕泗漣。
dào lù zǔ qiě yuǎn, sì hǎi fēi chén yān.
道路阻且遠,四海霏塵煙。
jí líng kǒng shī qún, rào shù hé piān piān.
鹡鴒恐失群,繞樹何翩翩。
wǒ yǒu yī dǒu jiǔ, kě yǐ tóng xiào yán.
我有一斗酒,可以同笑言。
qù qù cóng cǐ cí, nǔ lì yún zhōng biān.
去去從此辭,努力云中鞭。
“道路阻且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