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扇悲歌萬古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團扇悲歌萬古愁”全詩
火燒白玉非因玷,霜翦紅蘭不待秋。
花落昭陽誰共輦,月明長信獨登樓。
繁華事逐東流水,團扇悲歌萬古愁。
分類:
《相和歌辭·婕妤怨》翁綬 翻譯、賞析和詩意
《相和歌辭·婕妤怨》是唐代翁綬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婕妤(皇帝的寵妃)的視角,描繪了她在朝廷中遭遇讒言誹謗,一日受寵,一夜遭仇讎,失去了曾經的美好生活。詩詞表達了婕妤內心的痛苦和困窘。
詩詞中文譯文如下:
讒謗潛來起百憂,
朝承恩寵暮仇讎。
火燒白玉非因玷,
霜翦紅蘭不待秋。
花落昭陽誰共輦,
月明長信獨登樓。
繁華事逐東流水,
團扇悲歌萬古愁。
詩意表達了婕妤因讒言造成的憂愁和痛苦。婕妤在宮廷中一方面享受著皇帝的恩寵,但另一方面也經歷著仇讎的陷害。詩中提到的火燒白玉是指美好的東西被玷污,霜翦紅蘭是指美好的紅蘭花被凍傷,這些形象暗喻了婕妤被誹謗的不公以及美好生活的破碎。婕妤的苦衷只能自己承受,詩中提到的花落昭陽和月明長信則暗喻她在宮廷中的孤獨和無助。最后兩句詩中的繁華事逐東流水和團扇悲歌萬古愁表達了婕妤的悲涼心境,她的痛苦在歷史的長河中將永遠流傳下去。
該詩詞描繪了唐代婕妤的艱辛和動蕩的生活,借此展示了權力的虛妄和宮廷背后的紛爭。通過個人的悲劇命運,揭示了時代與權力對個體的踐踏和摧殘。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深刻觸動和對權力不公的思考和質問。整首詩描繪了婕妤的內心世界,通過對婕妤遭際的描寫,反映了唐代社會的陰暗面和人情冷暖。
“團扇悲歌萬古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hè gē cí jié yú yuàn
相和歌辭·婕妤怨
chán bàng qián lái qǐ bǎi yōu, cháo chéng ēn chǒng mù chóu chóu.
讒謗潛來起百憂,朝承恩寵暮仇讎。
huǒ shāo bái yù fēi yīn diàn,
火燒白玉非因玷,
shuāng jiǎn hóng lán bù dài qiū.
霜翦紅蘭不待秋。
huā luò zhāo yáng shuí gòng niǎn, yuè míng cháng xìn dú dēng lóu.
花落昭陽誰共輦,月明長信獨登樓。
fán huá shì zhú dōng liú shuǐ, tuán shàn bēi gē wàn gǔ chóu.
繁華事逐東流水,團扇悲歌萬古愁。
“團扇悲歌萬古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