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癘鬼終朝滅賀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癘鬼終朝滅賀蘭”全詩
萬馬亂嘶臨警蹕,三官垂淚濕鈴鸞。
童兒空想追徐福,癘鬼終朝滅賀蘭。
苦議和親休練卒,嬋娟剩遣嫁呼韓。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北師駐皋亭山》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北師駐皋亭山》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北師駐皋亭山,
在錢塘江上,雨剛剛停歇,
微風吹入端門,陣陣凄涼。
萬馬亂嘶,臨近警蹕,
三官垂淚,濕濕了鈴鸞。
童兒空想著追求徐福的傳說,
癘鬼整日間困擾著賀蘭。
痛苦地商討和親政策,放棄練兵之計,
美麗的女人只好嫁給呼韓。
詩詞以北師駐扎在皋亭山為背景,描繪了一幅戰亂時期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雨后初晴的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反差與美感。微風吹入端門,帶來了凄涼的氛圍,正如戰亂時期的不安與憂愁。詩中的萬馬亂嘶、三官垂淚,以及癘鬼和和親政策的討論,都表達了詩人對動蕩時局的憂慮和無奈。而童兒的空想和嬋娟的嫁娶,則象征著人們在戰亂中追尋美好和幸福的渴望。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戰亂時期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們思想情感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戰亂和動蕩時代的反思和悲憤之情。詩詞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描繪美麗景色與動蕩現實的反差,更加突出了詩人的感受和思考。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思與共鳴。
“癘鬼終朝滅賀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ěi shī zhù gāo tíng shān
北師駐皋亭山
qián táng jiāng shàng yǔ chū gān, fēng rù duān mén zhèn zhèn suān.
錢塘江上雨初乾,風入端門陣陣酸。
wàn mǎ luàn sī lín jǐng bì, sān guān chuí lèi shī líng luán.
萬馬亂嘶臨警蹕,三官垂淚濕鈴鸞。
tóng ér kōng xiǎng zhuī xú fú, lì guǐ zhōng cháo miè hè lán.
童兒空想追徐福,癘鬼終朝滅賀蘭。
kǔ yì hé qīn xiū liàn zú, chán juān shèng qiǎn jià hū hán.
苦議和親休練卒,嬋娟剩遣嫁呼韓。
“癘鬼終朝滅賀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