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崖全帶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陽崖全帶日”全詩
此中惟草色,翻意見人行。
荒徑饒松子,深蘿絕鳥聲。
陽崖全帶日,寬嶂偶通耕。
拙昧難容世,貧寒別有情。
煩君瓊玖贈,幽懶百無成。
分類:
作者簡介(暢當)
暢當,生卒年不詳,河東(今山西永濟)人,唐后期儒士。官宦世家,暢璀之子。 初以子弟被召從軍,后登大歷七年進士第。貞元初,為太常博士,終果州刺史。與弟諸皆有詩名。詩一卷。暢當父親暢璀,唐肅宗時官至散騎常侍,唐代宗時,與裴冕、賈至、王延昌待制集賢院,終于戶部尚書。
《天柱隱所重答江州應物》暢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天柱隱所重答江州應物》
朝代:唐代
作者:暢當
寂寞一悵望,秋風山景清。
此中惟草色,翻意見人行。
荒徑饒松子,深蘿絕鳥聲。
陽崖全帶日,寬嶂偶通耕。
拙昧難容世,貧寒別有情。
煩君瓊玖贈,幽懶百無成。
中文譯文:
寂寞地一悵望,秋風吹拂著清晰的山景。
在這里只有草的顏色,它翻動著意象,顯現給行人看。
荒涼的小徑上長滿了松樹,茂密的藤蘿掩沒了鳥兒的聲音。
陽光灑滿了崖壁,寬廣的山嶺偶爾會有農人耕作的痕跡。
愚昧無知的人難以容身于世間,貧窮卻別有一番情趣。
懇求你,朋友,贈予我瓊玉之物,我幽居懶散,一事無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天柱隱所重答江州應物》表達了詩人暢當在山中隱居的心境和感慨。詩人感到寂寞,但對秋風吹拂下的山景卻感到清晰與明朗。詩人觀察著自然景色中的細微變化,草的顏色引發他對行人的思考和聯想。他描述了一條荒涼的小徑,上面長滿了松樹,茂密的藤蘿掩蓋了鳥兒的聲音,這種景象使他感到深深的寂靜。陽光照耀著崖壁,寬廣的山嶺上偶爾會有農人的耕作,這些自然景色對他產生了一定的觸動。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心境。他認為自己愚昧無知,無法適應現實社會,但他的貧窮并不妨礙他體驗到生活的美好和別樣的情趣。最后,他向朋友請求贈予他一些珍貴的禮物,以此來彌補自己幽居懶散的生活,他感到自己一事無成。
這首詩詞以寂寞的山居生活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感受,傳達了詩人對世俗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然的喜愛。詩中蘊含一種獨立自主、超脫塵俗的意境,同時也表達了對物質貧窮的豁達和對人生的深思。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清靜和思索的空間,展示了唐代山水詩的特色和魅力。
“陽崖全帶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ān zhù yǐn suǒ zhòng dá jiāng zhōu yìng wù
天柱隱所重答江州應物
jì mò yī chàng wàng, qiū fēng shān jǐng qīng.
寂寞一悵望,秋風山景清。
cǐ zhōng wéi cǎo sè, fān yì jiàn rén xíng.
此中惟草色,翻意見人行。
huāng jìng ráo sōng zǐ, shēn luó jué niǎo shēng.
荒徑饒松子,深蘿絕鳥聲。
yáng yá quán dài rì, kuān zhàng ǒu tōng gēng.
陽崖全帶日,寬嶂偶通耕。
zhuō mèi nán róng shì, pín hán bié yǒu qíng.
拙昧難容世,貧寒別有情。
fán jūn qióng jiǔ zèng, yōu lǎn bǎi wú chéng.
煩君瓊玖贈,幽懶百無成。
“陽崖全帶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