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池會罷事堪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池會罷事堪傷”全詩
紅陣教成人已去,黃池會罷事堪傷。
將雛野鹿銜枯薺,挾子宮烏噪夕陽。
越蠡扁舟漭無所,五湖風浪白茫茫。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蘇臺》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蘇臺》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闔閭門外草如霜,
到此躊躇欲斷腸。
紅陣教成人已去,
黃池會罷事堪傷。
將雛野鹿銜枯薺,
挾子宮烏噪夕陽。
越蠡扁舟漭無所,
五湖風浪白茫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寓言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人生變遷的思考。詩中以闔閭之地為背景,描繪了一幅草木凋零、草地似霜的景象,暗喻著社會動蕩的局勢。作者站在這里,內心充滿了猶豫和傷感之情,他意欲表達自己觸動人心的思考和感嘆。
詩的前兩句“闔閭門外草如霜,到此躊躇欲斷腸。”通過描繪草地似霜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當前時局的憂慮和迷茫。作者的內心在這個時刻感到猶豫和痛苦,他對社會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感到困惑和無奈。
接下來的兩句“紅陣教成人已去,黃池會罷事堪傷。”揭示了戰亂的殘酷現實。紅陣教和黃池會都是詩中的隱喻,代表著戰爭和政治斗爭。這些事情已經結束,但對于經歷過痛苦和傷害的人們來說,他們留下了深深的傷痕。
詩的后兩句“將雛野鹿銜枯薺,挾子宮烏噪夕陽。越蠡扁舟漭無所,五湖風浪白茫茫。”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無奈和迷茫。詩中的雛鹿、子宮、越蠡、五湖等都是象征,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在動蕩的現實中卻無處尋覓。夕陽下的烏噪聲和茫茫的風浪,象征著人們在變幻莫測的世界中徘徊無助。
《蘇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意象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當時社會動蕩和人生無常的憂慮和思考。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傳達出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感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黃池會罷事堪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ū tái
蘇臺
hé lǘ mén wài cǎo rú shuāng, dào cǐ chóu chú yù duàn cháng.
闔閭門外草如霜,到此躊躇欲斷腸。
hóng zhèn jiào chéng rén yǐ qù, huáng chí huì bà shì kān shāng.
紅陣教成人已去,黃池會罷事堪傷。
jiāng chú yě lù xián kū jì, xié zǐ gōng wū zào xī yáng.
將雛野鹿銜枯薺,挾子宮烏噪夕陽。
yuè lí piān zhōu mǎng wú suǒ, wǔ hú fēng làng bái máng máng.
越蠡扁舟漭無所,五湖風浪白茫茫。
“黃池會罷事堪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