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來攬鏡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朝來攬鏡慵”全詩
欲梳新墮馬,忍□□□□。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越女》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越女》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一位越女在遭受侵略者的驅逐后,早晨起床時面對鏡子的情景。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越女為驅虜,朝來攬鏡慵。
欲梳新墮馬,忍□□□□。
詩意:
這首詩以越女為主題,她作為一個被驅逐的人,每天早晨梳妝打扮時都感到懶散和倦怠。她在鏡子前對自己的容貌進行了反思,表達了她內心的苦悶和不安。
賞析:
《越女》以簡約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越女的內心世界和境遇。這首詩表達了越女身處逆境的心理狀態,通過她面對鏡子時的自我反省,展示了她對自己遭受的命運的無奈和痛苦。
詩中的“越女”代表了一個個體,也象征了那個時代被驅逐的越國民眾。她們失去了故鄉,被迫離開家園,面臨著種種困難和艱辛。越女對鏡子的對視,映照出她們內心的掙扎和無奈。
詩中的“欲梳新墮馬”表達了越女對于重整容貌的愿望,但她卻因為種種原因無法順利實現。這句話給人一種無奈和悲涼的感覺,暗示著越女無法擺脫困境,無法改變她們的處境。
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優美。通過越女的形象,詩人汪元量抒發了對于被驅逐者的同情和對逆境中人們的思考。這首詩揭示了人類在面對困境時的無力感和內心掙扎,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啟示作用。
“朝來攬鏡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nǚ
越女
yuè nǚ wèi qū lǔ, zhāo lái lǎn jìng yōng.
越女為驅虜,朝來攬鏡慵。
yù shū xīn duò mǎ, rěn.
欲梳新墮馬,忍□□□□。
“朝來攬鏡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