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頭風起柳搖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渡頭風起柳搖絲”全詩
河草青青淮馬健,江花冉冉海鷗肥。
一樽酒對三人飲,八字帆分兩岸飛。
天末有人難問訊,仲連東去不須歸。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常州》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常州》是宋代汪元量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渡頭風起柳搖絲,
丁卯橋邊屋已稀。
河草青青淮馬健,
江花冉冉海鷗肥。
這首詩描繪了常州的景色和生活氛圍。風從渡口吹來,柳樹搖曳著婉約的絲線。在丁卯橋邊,房屋已經很稀少,這暗示著人口稀少或城市繁華的凋零。河邊的草地青翠欲滴,淮馬健壯,江上的花朵盛開,海鷗肥胖。
這些描繪常州的景色形象生動,展示了城市的自然美和生機勃勃的景象。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詩人表達了對家鄉的深情和向往。
一樽酒對三人飲,
八字帆分兩岸飛。
天末有人難問訊,
仲連東去不須歸。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人們的生活和情感。三個人共享一杯酒,象征著友誼和團結。八字帆分開,分別駛向兩岸,這里可能暗示著離別和別離的主題。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無法回頭的離去。天涯海角,有人難以問候,仲連東去后不需要回來。這表達了一種遠行和離別的決絕,可能暗示著詩人在常州的離別和對家鄉的思念。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常州的景色和生活,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情風俗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情和對離別的思考。詩中的意象生動,情感真摯,給讀者帶來了對常州的美好印象和對離鄉別井的思考。
“渡頭風起柳搖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zhōu
常州
dù tóu fēng qǐ liǔ yáo sī, dīng mǎo qiáo biān wū yǐ xī.
渡頭風起柳搖絲,丁卯橋邊屋已稀。
hé cǎo qīng qīng huái mǎ jiàn, jiāng huā rǎn rǎn hǎi ōu féi.
河草青青淮馬健,江花冉冉海鷗肥。
yī zūn jiǔ duì sān rén yǐn, bā zì fān fēn liǎng àn fēi.
一樽酒對三人飲,八字帆分兩岸飛。
tiān mò yǒu rén nán wèn xùn, zhòng lián dōng qù bù xū guī.
天末有人難問訊,仲連東去不須歸。
“渡頭風起柳搖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