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浪白蔣山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秦淮浪白蔣山青”全詩
江左夷吾甘半壁,只緣無淚灑新亭。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題王導像》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王導像》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這首詩以王導的像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王導的景仰和敬意。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秦淮波浪白如蔣山,望向西方,神州大地草木青蔥。江左一方的夷吾之地,半壁江山都感受到了王導的貢獻,唯獨沒有淚水灑在新亭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秦淮河波浪翻滾的景象,給人以磅礴浩渺之感。接著,作者把目光轉向西方,描繪了遙遠的神州大地,一片蒼翠蔥蘢的景象。這里的"神州"指的是中原地區,象征著中華民族的疆土。通過這樣的描繪,作者展現了廣袤的土地和壯麗的自然景觀。
然后,詩人將目光再次聚焦在江左的夷吾之地,這里指的是江南地區,也是作者所在的地方。他用"甘半壁"來形容王導的功績,表達了對王導的敬佩之情。"甘"字表達了作者對王導的贊美之意,認為王導是甘愿為國家付出的。"半壁"則意味著王導的貢獻不僅僅局限于一方,而是波及到了整個江山。
最后兩句"只因無淚灑新亭"意味著作者心懷敬意,但卻沒有淚水可以灑在新亭上。這里的"新亭"可能是指王導的紀念碑或墓地,詩人由此表達了自己無法言盡的敬仰之情。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對秦淮河、神州大地和江左夷吾之地的描繪,展示了廣袤壯麗的自然景觀。同時,通過對王導的贊美和敬意,表達了作者對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詩人通過景物的描寫和對英雄的贊美,抒發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展示了作者的豪情壯志和愛國情懷。
“秦淮浪白蔣山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wáng dǎo xiàng
題王導像
qín huái làng bái jiǎng shān qīng, xī wàng shén zhōu cǎo mù xīng.
秦淮浪白蔣山青,西望神州草木腥。
jiāng zuǒ yí wú gān bàn bì, zhī yuán wú lèi sǎ xīn tíng.
江左夷吾甘半壁,只緣無淚灑新亭。
“秦淮浪白蔣山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