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英烈世變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生英烈世變雙”全詩
早與虞姬帳不死,不教戰血到烏江。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烏江》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烏江》是宋代詩人汪元量所作,描繪了一個勇猛無畏的英雄形象。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烏江》中文譯文:
平生英烈世變雙,
漢騎飛來肯受降。
早與虞姬帳不死,
不教戰血到烏江。
詩意及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英勇無畏的人物,他在動蕩的世局中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首句"平生英烈世變雙"暗示了這位英雄在平凡的生活中培養了卓越的英勇品質,在亂世中顯得更加耀眼。第二句"漢騎飛來肯受降"描述了這位英雄面對強敵的情景,他毫不畏懼地面對敵人的進攻,堅決拒絕投降。第三句"早與虞姬帳不死"暗示了他擁有與虞姬相似的英雄氣質,決心不為世俗所動搖,寧死不屈。最后一句"不教戰血到烏江"表達了他堅守戰場的決心,決不讓戰爭的殘酷蔓延到烏江這一關鍵地帶。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詞句,傳達了英雄氣概和忠誠精神。作者以生動的形象和鏗鏘有力的語言,描繪了這位英勇的人物在亂世中的無畏姿態。詩詞中的烏江象征著戰場的殘酷和考驗,而英雄的決心和勇敢則展現了他的堅定信念和不屈精神。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英雄氣概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動蕩不安的歷史背景。
“平生英烈世變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ū jiāng
烏江
píng shēng yīng liè shì biàn shuāng, hàn qí fēi lái kěn shòu xiáng.
平生英烈世變雙,漢騎飛來肯受降。
zǎo yǔ yú jī zhàng bù sǐ, bù jiào zhàn xuè dào wū jiāng.
早與虞姬帳不死,不教戰血到烏江。
“平生英烈世變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三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