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蕩春光不肯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搖蕩春光不肯回”全詩
侑尊妓女騎驢去,頂笠僧官躍馬來。
幾架秋千紅嬝娜,數行簫管綠低徊。
隔河小艇人歌舞,搖蕩春光不肯回。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幽州寒食游江鄉園》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幽州寒食游江鄉園》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晨離開城南,手持拐杖走過蓬蒿地。江鄉的小園子里,百花正在盛開。有位優美的妓女騎著驢子離去,一個戴著斗笠的僧官騎馬躍過來。幾架秋千搖擺得婀娜多姿,一些吹簫的人演奏著綠色的曲調。在隔河的小船上,人們唱歌跳舞,搖蕩在春光里,不愿回去。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寒食節期間游覽幽州江鄉園的景象。詩中通過描寫清晨的一幕,展現了江鄉園內的美景和熱鬧的場景。作者通過對人物和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相融,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賞析:
《幽州寒食游江鄉園》以敘事的方式展示了作者游覽江鄉園的情景。詩中的描寫細膩而生動,通過對細節的把握,使讀者仿佛置身于詩人所描繪的場景中。詩中的意象豐富多樣,如蓬蒿地、百花盛開、秋千、簫管等,給人以視覺和聽覺上的愉悅感受。
詩中的主題是描繪春日游園的歡樂景象,展示了江鄉園的熱鬧和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詩人通過描繪妓女、僧官、船上的歌舞等生動形象,展示了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們都在享受春光,并表達了對人間歡樂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以寫景為主,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形象的塑造,展現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細膩的觀察力。詩中融入了一些唐詩的意象和技法,如描寫花開、游園等,體現了宋代文人對唐詩的延續和借鑒。
總之,《幽州寒食游江鄉園》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在幽州江鄉園游覽時的歡樂景象,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這首詩詞使人感受到春日游園的愉悅氛圍,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搖蕩春光不肯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ōu zhōu hán shí yóu jiāng xiāng yuán
幽州寒食游江鄉園
xiǎo chū chéng nán xìn zhàng lí, jiāng xiāng xiǎo pǔ bǎi huā kāi.
曉出城南信杖藜,江鄉小圃百花開。
yòu zūn jì nǚ qí lǘ qù, dǐng lì sēng guān yuè mǎ lái.
侑尊妓女騎驢去,頂笠僧官躍馬來。
jǐ jià qiū qiān hóng niǎo nà, shù xíng xiāo guǎn lǜ dī huí.
幾架秋千紅嬝娜,數行簫管綠低徊。
gé hé xiǎo tǐng rén gē wǔ, yáo dàng chūn guāng bù kěn huí.
隔河小艇人歌舞,搖蕩春光不肯回。
“搖蕩春光不肯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