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前愿步濺狂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前愿步濺狂瀾”全詩
帶雪精神清更好,冰肌元慣朔風寒。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梅花十絕追和張文潛韻》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梅花十絕追和張文潛韻》
譯文:
梅花盛開前,我愿踏浪涌濺,
花外的疏竹幾根扶穩。
雪白的精神更加純凈,
冰肌已習慣北風的寒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梅花盛開的景象,并表達了詩人對這一景象的贊嘆和思考。詩人愿意在梅花盛開之前,勇敢地踏上波濤,表達出他對生活的積極追求和冒險精神。同時,他觀察到花外的竹林,其中幾根竹子疏落地扶持著梅花,象征了友誼和支持。詩人認為,雪白的梅花代表著純潔和高尚的精神,而冰冷的寒風則是他們所習慣的環境,這種環境鍛煉了他們的意志和堅韌。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梅花盛開的美景和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詩人利用對比和象征手法,將梅花與浪濤、竹子、雪和寒風相連接,表達了對堅韌精神和純潔品質的贊美。梅花作為冬季的獨特花卉,象征著堅強、不屈和希望,詩人通過梅花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詩凝聚了作者對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對自身品性的期許,給人以啟示和鼓舞。
“花前愿步濺狂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i huā shí jué zhuī hé zhāng wén qián yùn
梅花十絕追和張文潛韻
huā qián yuàn bù jiàn kuáng lán, huā wài fú shū zhú shù gān.
花前愿步濺狂瀾,花外扶疏竹數竿。
dài xuě jīng shén qīng gèng hǎo, bīng jī yuán guàn shuò fēng hán.
帶雪精神清更好,冰肌元慣朔風寒。
“花前愿步濺狂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