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陽無相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斜陽無相催”全詩
溪流水晶軟,石棧云母粲。
清游不可失,微勞敢言憚。
斜陽無相催,我欲濯塵汗。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四面山午飯澡雪塵土往太湖二首》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四面山午飯澡雪塵土往太湖二首》是宋代王之道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重門掩松篁,杰閣戛霄漢。
溪流水晶軟,石棧云母粲。
清游不可失,微勞敢言憚。
斜陽無相催,我欲濯塵汗。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午時在四面山往太湖的途中,掩上厚重的門,進入茂密的松竹林中。高聳的閣樓仿佛與天空相接觸,溪水流淌如水晶般清澈柔軟,石棧上的云母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作者感嘆清凈的郊游之旅不能錯過,雖然稍有勞累,但勇敢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愿。斜陽無法停留,作者渴望沐浴清風洗去身上的塵土和汗水。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素雅的語言描繪了自然山水的美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向往。通過描寫重門掩松篁和杰閣戛霄漢,表達了作者追求高遠、超越塵世的心境。溪流水晶軟和石棧云母粲的描寫,將溪水和石棧的光澤與晶瑩剔透的質感相結合,形象地表達了清澈和閃耀的美感。詩中的清游不可失和微勞敢言憚,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環境的珍視和對自由自在的追求。最后的斜陽無相催和我欲濯塵汗,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沐浴身心的渴望。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山水景色,讀來清新自然,讓人感受到寧靜與美好。
“斜陽無相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miàn shān wǔ fàn zǎo xuě chén tǔ wǎng tài hú èr shǒu
四面山午飯澡雪塵土往太湖二首
zhòng mén yǎn sōng huáng, jié gé jiá xiāo hàn.
重門掩松篁,杰閣戛霄漢。
xī liú shuǐ jīng ruǎn, shí zhàn yún mǔ càn.
溪流水晶軟,石棧云母粲。
qīng yóu bù kě shī, wēi láo gǎn yán dàn.
清游不可失,微勞敢言憚。
xié yáng wú xiāng cuī, wǒ yù zhuó chén hàn.
斜陽無相催,我欲濯塵汗。
“斜陽無相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