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鯉時應寄一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雙鯉時應寄一行”全詩
舊游何在已蕪沒,前好欲言空感傷。
重對詩囊開錦繡,要看談麈落冰霜。
苕溪此去如相憶,雙鯉時應寄一行。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次韻同舍李支使夢與二首》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同舍李支使夢與二首》是宋代王之道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橋門三紀光照過,曾與李支使同歸晚涼。曾經的舊友如今何在,曾經的美好如今只能感慨空虛。重新打開詩囊,看一看錦繡的詩篇,思念著談麈落下的冰霜。往事如溪水般流逝,雙鯉時常會送來一行詩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友情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曾經的朋友和美好的回憶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繪橋門映照下的陽光,暗示時間的流逝,人事已非。過去與李支使一同欣賞晚涼,共同品味醉吟之樂。然而,如今舊友已經不知所蹤,曾經的美好只能成為回憶,使詩人感到空虛和傷感。
詩中的"詩囊"象征著詩人的心靈和才華,他重新打開詩囊,期待能夠尋找到一些精彩絕倫的詩篇來填補內心的空虛。"談麈"和"冰霜"則是詩人尋求的靈感和詩意,也代表著詩人對于詩歌的追求和冷靜的審視。
最后兩句"苕溪此去如相憶,雙鯉時應寄一行"表達了詩人對曾經友人的思念之情。苕溪象征著詩人的心靈歸宿,雖然時光已逝,但詩人仍然期待友人能夠寄來一行詩句,以表達他們之間深厚的情誼。
這首詩通過描繪友情的消逝和對過去美好的懷念,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嘆和對友誼的珍視。同時,詩中運用了一些意象和象征,增加了詩歌的藝術性和表現力。
“雙鯉時應寄一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tóng shě lǐ zhī shǐ mèng yǔ èr shǒu
次韻同舍李支使夢與二首
sān jì qiáo mén guò xì guāng, zuì yín céng gòng wǎn fēng liáng.
三紀橋門過隙光,醉吟曾共晚風涼。
jiù yóu hé zài yǐ wú méi, qián hǎo yù yán kōng gǎn shāng.
舊游何在已蕪沒,前好欲言空感傷。
zhòng duì shī náng kāi jǐn xiù, yào kàn tán zhǔ luò bīng shuāng.
重對詩囊開錦繡,要看談麈落冰霜。
tiáo xī cǐ qù rú xiāng yì, shuāng lǐ shí yīng jì yī xíng.
苕溪此去如相憶,雙鯉時應寄一行。
“雙鯉時應寄一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