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外遙山宿霧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望外遙山宿霧輕”全詩
積潦夜增南浦漲,微風朝送北窗清。
滯留羈客牽歸思,陶寫新詩盡物情。
誰謂克宵常苦短,老來無寐厭長更。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和文倅侯彥嘉二首》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文倅侯彥嘉二首》是宋代王之道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暉暉晴日樹頭平,
望外遙山宿霧輕。
積潦夜增南浦漲,
微風朝送北窗清。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清晨的美好祝福和對長夜的無奈感。"暉暉晴日樹頭平,望外遙山宿霧輕",詩人以清晨的明亮陽光和山中的輕霧作為描寫,展現出一幅寧靜、和諧的景象。這里的"樹頭平"和"宿霧輕"描繪了大自然的寧靜和美麗。
"積潦夜增南浦漲,微風朝送北窗清",詩人通過描寫積水漲潮和微風吹拂的景象,表達了長夜的漫長和無法入眠的痛苦。"南浦漲"和"北窗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反映出詩人內心的不安和焦慮。
"滯留羈客牽歸思,陶寫新詩盡物情",詩人表達了自己身處他鄉的思鄉之情和對家鄉的思念。"滯留羈客"描繪了詩人身處異地的無奈和困境,而"陶寫新詩盡物情"則展示了詩人通過寫詩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和對周圍事物的感悟。
"誰謂克宵常苦短,老來無寐厭長更",詩人表現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長夜的無奈。詩人認為夜晚的時間過得很慢,而老年時卻無法入眠,對長夜的感受更加深刻。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清晨的美景和夜晚的漫長,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時光的思考。詩詞中的意象清新自然,感情真摯,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望外遙山宿霧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wén cuì hóu yàn jiā èr shǒu
和文倅侯彥嘉二首
huī huī qíng rì shù tóu píng, wàng wài yáo shān sù wù qīng.
暉暉晴日樹頭平,望外遙山宿霧輕。
jī lǎo yè zēng nán pǔ zhǎng, wēi fēng cháo sòng běi chuāng qīng.
積潦夜增南浦漲,微風朝送北窗清。
zhì liú jī kè qiān guī sī, táo xiě xīn shī jǐn wù qíng.
滯留羈客牽歸思,陶寫新詩盡物情。
shuí wèi kè xiāo cháng kǔ duǎn, lǎo lái wú mèi yàn zhǎng gèng.
誰謂克宵常苦短,老來無寐厭長更。
“望外遙山宿霧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