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生涯寄一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竹生涯寄一丘”全詩
世故舉同雞抱鴨,物情無怪馬生牛。
百年半向愁中老,萬事常從酒到休。
莫愛得官輕得句,爭如飽食對吟搜。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田間夜歸有作示王覺民二首》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田間夜歸有作示王覺民二首》是宋代王之道所作的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風云的蹤跡附著在小船上,
水竹的生活托付給一座小丘。
世故的人們拿著雞和鴨,
物情的變幻讓馬生出了牛。
百年的歲月在愁苦中逐漸老去,
萬事常常從酒到休息。
不要追求虛名和華麗的辭句,
與其如此,不如飽食后對著吟詠進行思索。
詩意:
這首詩詞以田園為背景,通過描繪田間夜歸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紛擾的疏離和對寧靜自然的向往。詩人將自然界的風云、水竹與人類的世故、物情相對照,表現了人與自然的不同命運和境遇。詩詞中的百年歲月和萬事的變遷也呼應了人生的無常和短暫,詩人以此呼喚人們不要追求虛名和表面的華麗,而是應該從內心深處尋求真實和寧靜。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現世的超然態度,展現出田園詩的特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純樸與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對人們世俗的追逐和物質的變幻表示淡然。詩詞中的物象與意象相得益彰,通過對風云、水竹、雞鴨、馬牛等形象的運用,表現出了作者對人生真諦的思考和對虛妄世俗的反思。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追求真實內心體驗的呼喚,與其追求虛名和華麗的辭句,不如用飽食后對吟詠進行思索,這種思索的方式更能幫助人們找到真正的滿足和安寧。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王之道對于自然與人生的思考,展現了田園詩的特點和對世俗紛擾的超然態度。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事的反思,詩人表達了對純樸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虛妄世俗的淡然態度,給人以思考和啟迪。
“水竹生涯寄一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án jiān yè guī yǒu zuò shì wáng jué mín èr shǒu
田間夜歸有作示王覺民二首
fēng yún zōng jī fù piān zhōu, shuǐ zhú shēng yá jì yī qiū.
風云蹤跡付扁舟,水竹生涯寄一丘。
shì gù jǔ tóng jī bào yā, wù qíng wú guài mǎ shēng niú.
世故舉同雞抱鴨,物情無怪馬生牛。
bǎi nián bàn xiàng chóu zhōng lǎo, wàn shì cháng cóng jiǔ dào xiū.
百年半向愁中老,萬事常從酒到休。
mò ài dé guān qīng dé jù, zhēng rú bǎo shí duì yín sōu.
莫愛得官輕得句,爭如飽食對吟搜。
“水竹生涯寄一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