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寒已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柳梢寒已動”全詩
懶復論三甲,空驚薦五辛。
柳梢寒已動,萱草暖還新。
我亦寰中物,因君試問津。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立春和孫子紹二首》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立春和孫子紹二首》
作者:王之道(宋代)
立春之際,王之道以兩首詩表達他的感慨。這首詩描述了他的境況以及對季節變遷的感慨。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對時間流轉的思考。詩人首先表達了自己年老和貧窮,用詩句"老窮推不去"來形容自己無法擺脫貧困和老去的境遇。接著,詩人提到湖海又迎來了春天,暗示著季節的變遷和生命的延續。這里的湖海可以理解為廣闊的世界,而春天象征著希望和新生。
詩中提到"懶復論三甲,空驚薦五辛",表達了詩人對社會中的虛偽和功利之風的不滿。"三甲"指的是科舉考試中的進士、舉人和貢生,而"五辛"則指的是古代祭祀時所用的五種香料。詩人暗示這些功利的事物無法給他帶來真正的滿足和快樂。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自然景物的變化來對比自己的狀態。他提到柳樹的枝條已經開始萌動,而萱草也已經溫暖而嫩綠。這些景象暗示著春天的到來,同時也暗示著生命的希望和新的開始。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作為一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也在探索和追求真理的渴望,用"因君試問津"來表示他對某位朋友或知音的期待和詢問。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內心感受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處境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生命的矛盾感受和對真理的追求。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哲理,同時也展現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敏銳觀察和感悟。
“柳梢寒已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ì chūn hé sūn zi shào èr shǒu
立春和孫子紹二首
lǎo qióng tuī bù qù, hú hǎi yòu féng chūn.
老窮推不去,湖海又逢春。
lǎn fù lùn sān jiǎ, kōng jīng jiàn wǔ xīn.
懶復論三甲,空驚薦五辛。
liǔ shāo hán yǐ dòng, xuān cǎo nuǎn hái xīn.
柳梢寒已動,萱草暖還新。
wǒ yì huán zhōng wù, yīn jūn shì wèn jīn.
我亦寰中物,因君試問津。
“柳梢寒已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一董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