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載困難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十載困難右”全詩
饑腸欲雷鳴,病耳忽牛斗。
自嗟兵火余,十載困難右。
崎嶇窮水石,邂逅遍巖竇。
山游雜麋鹿,野處狎猿狖。
那知膏粱肥。
但覺蔬筍瘦。
寶林吾北鄰,晨光夕鐘鼓奏。
疏篁玉森列,樛木弓半彀。
來為圣人祝,歌唄發清晝。
歸余雨腳稀,溪流靜如漱。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用東坡三峽橋韻贈源上人》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用東坡三峽橋韻贈源上人》是一首宋代王之道所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解衣振林霏,欹枕聽檐溜。
脫下衣袍,搖曳在林中的雨霧中,側臥在聽著屋檐上滴水的聲音。
饑腸欲雷鳴,病耳忽牛斗。
饑餓的肚子仿佛要發出雷鳴般的聲音,疾病的耳朵突然聽到牛斗的聲音。
自嗟兵火余,十載困難右。
我自嘆息兵火的殘余,十年的艱難歲月。
崎嶇窮水石,邂逅遍巖竇。
曲折崎嶇的水路和石頭,偶然的邂逅在巖洞之間。
山游雜麋鹿,野處狎猿狖。
在山中游玩,看到各種各樣的麋鹿,野外與猿狖為伍。
那知膏粱肥,但覺蔬筍瘦。
不知道有肥美的食物,只覺得蔬菜和筍子很瘦弱。
寶林吾北鄰,晨光夕鐘鼓奏。
寶林是我北方的鄰居,早晨的陽光和傍晚的鐘鼓聲一同奏響。
疏篁玉森列,樛木弓半彀。
稀疏的竹林像玉一樣排列著,樛木做成的弓正好彎曲一半。
來為圣人祝,歌唄發清晝。
我來為圣人祝福,唱歌奏樂聲傳遍清晨。
歸余雨腳稀,溪流靜如漱。
我回到家中,雨水已經稀少,小溪流水靜謐如漱口。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困難歲月中的感嘆和所見所聞的片段。作者描述了自己解衣振林的情景,以及在貧困和疾病中的艱難。他在山野中游玩,看到了野生動物,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詩中還表達了對鄰近寶林的羨慕和對圣人的祝福。最后,回到家中,作者感嘆雨水的稀少,溪流的寧靜。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內心感受和對自然的觀察,展現出一種淡泊的生活態度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十載困難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ng dōng pō sān xiá qiáo yùn zèng yuán shàng rén
用東坡三峽橋韻贈源上人
jiě yī zhèn lín fēi, yī zhěn tīng yán liū.
解衣振林霏,欹枕聽檐溜。
jī cháng yù léi míng, bìng ěr hū niú dòu.
饑腸欲雷鳴,病耳忽牛斗。
zì jiē bīng huǒ yú, shí zài kùn nán yòu.
自嗟兵火余,十載困難右。
qí qū qióng shuǐ shí, xiè hòu biàn yán dòu.
崎嶇窮水石,邂逅遍巖竇。
shān yóu zá mí lù, yě chù xiá yuán yòu.
山游雜麋鹿,野處狎猿狖。
nǎ zhī gāo liáng féi.
那知膏粱肥。
dàn jué shū sǔn shòu.
但覺蔬筍瘦。
bǎo lín wú běi lín, chén guāng xī zhōng gǔ zòu.
寶林吾北鄰,晨光夕鐘鼓奏。
shū huáng yù sēn liè, jiū mù gōng bàn gòu.
疏篁玉森列,樛木弓半彀。
lái wèi shèng rén zhù, gē bài fā qīng zhòu.
來為圣人祝,歌唄發清晝。
guī yú yǔ jiǎo xī, xī liú jìng rú shù.
歸余雨腳稀,溪流靜如漱。
“十載困難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