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舍頓驚樽有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僧舍頓驚樽有酒”全詩
僧舍頓驚樽有酒,旅庖那患食無魚。
敢辭數里來相遇,要使它時付特書。
新竹茂林中掃逕,一甌春雪少躊躇。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雨中宿竹林寺謝尉仁父見訪》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中宿竹林寺謝尉仁父見訪》是宋代王之道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幽居之士雨夜在竹林寺中與謝尉仁父相見,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婉約的詞語,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宴飲的珍視以及對自然景色的贊美。
譯文:
雨夜住宿竹林寺中,
謝尉仁父前來相訪。
我這幽居之士好客如斯,
行走泥濘,不嫌繁瑣。
僧舍頓時驚呼,酒杯已備,
旅店中卻無魚可供應。
我敢辭別數里之遙而來相會,
只為讓你看到這封特別的書。
新竹茂盛的林中,我掃除小徑,
一碗春雪,少了些猶豫的心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雨夜宿竹林寺為背景,以詩人與謝尉仁父的相遇為線索,表達了幽居之士的豪情和與友人的深厚情誼。
詩中的"幽人好客不嫌紆"表現了詩人寬宏待客、樂于交友的品質,無論是拖泥帶水還是身處僧舍,都不嫌麻煩。這種態度體現了中國古代士人重視友誼和待客之道的傳統觀念。
"僧舍頓驚樽有酒"揭示了僧舍對詩人的到來感到意外,但卻很快為他準備了酒杯。這種反應顯示了僧舍對待客人的熱情和隨和,展現了友情的重要性。
"旅庖那患食無魚"表明旅店中沒有魚供應,但這并不妨礙詩人與謝尉仁父的相聚。詩人敢于辭別家中數里之遙來相遇,表達了他對友情的執著和珍視。
最后,詩人描述了新竹茂盛的林中,通過掃除小徑和享用一碗春雪,表達了他對自然的欣賞和對寧靜清雅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以簡潔細膩的筆觸揭示了友情的真摯和對自然的贊美,營造出一種寧靜、閑適的氛圍,使讀者產生共鳴,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
“僧舍頓驚樽有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zhōng sù zhú lín sì xiè wèi rén fù jiàn fǎng
雨中宿竹林寺謝尉仁父見訪
yōu rén hào kè bù xián yū, dài shuǐ tuō ní rǔ gù yǔ.
幽人好客不嫌紆,帶水拖泥辱顧予。
sēng shè dùn jīng zūn yǒu jiǔ, lǚ páo nà huàn shí wú yú.
僧舍頓驚樽有酒,旅庖那患食無魚。
gǎn cí shù lǐ lái xiāng yù, yào shǐ tā shí fù tè shū.
敢辭數里來相遇,要使它時付特書。
xīn zhú mào lín zhōng sǎo jìng, yī ōu chūn xuě shǎo chóu chú.
新竹茂林中掃逕,一甌春雪少躊躇。
“僧舍頓驚樽有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