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頭有李初入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擔頭有李初入眼”全詩
擔頭有李初入眼,令人引脰懷家園。
三年為客在兩處,李熟未果登清樽。
翻思整冠誠可樂,何苦鑽核輒不存。
急宜買冰致凝壈,全勝汲井供潺湲。
小床方簟嚼春雪,一實自可輕璵璠。
扁舟行逐東南奔,回首稻粱江上村。
相歡孰若弟與昆,古來唱和須篪塤。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大粱食李有感呈彥時兄》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粱食李有感呈彥時兄》是宋代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鄉愁和家鄉美好回憶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葵花已過荷花繁,
南風入戶清而溫。
擔頭有李初入眼,
令人引脰懷家園。
三年為客在兩處,
李熟未果登清樽。
翻思整冠誠可樂,
何苦鑽核輒不存。
急宜買冰致凝壈,
全勝汲井供潺湲。
小床方簟嚼春雪,
一實自可輕璵璠。
扁舟行逐東南奔,
回首稻粱江上村。
相歡孰若弟與昆,
古來唱和須篪塤。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表達了作者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賞析:
詩的開篇,描述了葵花已凋謝,而荷花盛開的場景,以及南風輕柔地吹進屋內,給人一種清新而溫暖的感覺。這里葵花凋謝和荷花盛開可以象征著時間的流轉和季節的更替,暗示著歲月的變遷。
接著,詩人提到他眼前出現了一個擔子,上面扛著李子。這個場景勾起了他對家鄉的回憶和思念之情,使他的心情變得愉悅和溫暖。這里的李子可以視為家鄉的象征,代表著詩人對故鄉的眷戀。
然后,詩人提到他已經作為客人在他處居住了三年,但是他對家鄉的思念依然未曾消散。他希望在品嘗李子之前,能夠回到家鄉,與親人共同分享。這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渴望和對歸鄉的期待。
隨后的幾句中,詩人表達了自己對現狀的思考。他認為,重新整理衣冠,回到家鄉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情,為什么要將李子剖開,而不是保存完整呢?這里的李子不僅可以代表家鄉的味道和記憶,也可以象征著詩人對過去的珍視和回憶的保留。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急需購買冰塊來保持李子的新鮮,以及汲井取水供給清涼的感覺。這里冰塊和清水可以視為對家鄉的向往和渴望,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清涼和舒適生活的追求。
最后幾句詩中,詩人描述了自己躺在小床上,享受著春雪的滋味,以及一個李子的輕盈和珍貴。這里的小床、春雪和李子都是象征著詩人對家鄉的美好回憶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將詩人的思念之情和對家鄉的眷戀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人通過對李子、冰塊、清水等物象的運用,抒發了對家鄉味道、記憶和舒適生活的向往。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和對歸鄉的渴望。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將情感細膩地滲透在自然景物之中,給人以親切而溫暖的感受。通過這首詩詞,讀者也能感受到作者對家鄉情感的真摯和對平凡生活的珍視。
“擔頭有李初入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liáng shí lǐ yǒu gǎn chéng yàn shí xiōng
大粱食李有感呈彥時兄
kuí huā yǐ guò hé huā fán, nán fēng rù hù qīng ér wēn.
葵花已過荷花繁,南風入戶清而溫。
dān tóu yǒu lǐ chū rù yǎn, lìng rén yǐn dòu huái jiā yuán.
擔頭有李初入眼,令人引脰懷家園。
sān nián wèi kè zài liǎng chù, lǐ shú wèi guǒ dēng qīng zūn.
三年為客在兩處,李熟未果登清樽。
fān sī zhěng guān chéng kě lè, hé kǔ zuān hé zhé bù cún.
翻思整冠誠可樂,何苦鑽核輒不存。
jí yí mǎi bīng zhì níng lǎn, quán shèng jí jǐng gōng chán yuán.
急宜買冰致凝壈,全勝汲井供潺湲。
xiǎo chuáng fāng diàn jué chūn xuě, yī shí zì kě qīng yú fán.
小床方簟嚼春雪,一實自可輕璵璠。
piān zhōu xíng zhú dōng nán bēn, huí shǒu dào liáng jiāng shàng cūn.
扁舟行逐東南奔,回首稻粱江上村。
xiāng huān shú ruò dì yǔ kūn, gǔ lái chàng hè xū chí xūn.
相歡孰若弟與昆,古來唱和須篪塤。
“擔頭有李初入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