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晨溢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湖山晨溢翠”全詩
未遂三豪遇,那知一笑歡。
湖山晨溢翠,風雨夜霑寒。
歸棹秋無幾,游吳意未蘭。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讀韋蘇州詩因用陪王郎中尋孔徵君韻》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韋蘇州詩因用陪王郎中尋孔徵君韻》是宋代詩人王之道的一首詩,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才傷樸樕,
吾道屬艱難。
未遂三豪遇,
那知一笑歡。
湖山晨溢翠,
風雨夜霑寒。
歸棹秋無幾,
游吳意未蘭。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王之道在讀了韋蘇州的詩后的感受和心情。詩人自比為樸樕,表示自己的才華受到了傷害,吟詠詩歌的道路也是困難的。他曾經有過一些未能實現的豪情壯志,但沒想到最終只是一笑而過。詩中描繪了湖山清晨的美景,湖水和山嶺都彌漫著翠綠色,同時也描述了風雨夜晚的寒冷。歸棹指的是返回故鄉的船只,詩人表示秋天的離別已經不多了,即將歸家,但他尚未達到游吳的意愿,內心中的向往和憧憬仍未實現。
賞析:
這首詩以自己讀韋蘇州的詩為切入點,通過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迷茫。詩人將自己的才華比作傷害了樸樕,暗示自己受到了挫折和困擾。他描述了湖山的美麗景色,展示了自然界的寧靜和壯麗,與自己內心的紛亂和苦楚形成鮮明的對比。最后,詩人通過歸棹和游吳的意象,表達了對歸家和追求理想的渴望,但也坦誠地表示自己尚未達到理想的境地。
這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掙扎和追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與自然形成了一種對話,通過對歸家和理想的思考,展示了個人命運與人生追求之間的沖突。整首詩意境獨特,給人一種思考人生和追求的啟示。
“湖山晨溢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wéi sū zhōu shī yīn yòng péi wáng láng zhōng xún kǒng zhēng jūn yùn
讀韋蘇州詩因用陪王郎中尋孔徵君韻
wǒ cái shāng pǔ sù, wú dào shǔ jiān nán.
我才傷樸樕,吾道屬艱難。
wèi suì sān háo yù, nǎ zhī yī xiào huān.
未遂三豪遇,那知一笑歡。
hú shān chén yì cuì, fēng yǔ yè zhān hán.
湖山晨溢翠,風雨夜霑寒。
guī zhào qiū wú jǐ, yóu wú yì wèi lán.
歸棹秋無幾,游吳意未蘭。
“湖山晨溢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