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歸何處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歸何處覓”全詩
泛舟成麗句,散綺見余霞。
驚去沙鷗沒,招來酒旆斜。
春歸何處覓,籬角見金沙。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和潘澤之沈元吉泛舟湖上》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潘澤之沈元吉泛舟湖上》
譯文:
散騎真前輩,休文即當家。
泛舟成麗句,散綺見余霞。
驚去沙鷗沒,招來酒旆斜。
春歸何處覓,籬角見金沙。
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王之道寫給潘澤和沈元吉的一首和詩。詩人表達了對潘澤和沈元吉的敬佩之情,并表明自己愿意繼承前人的理念,勇于承擔責任。詩人以泛舟湖上的景象為背景,將自然景色與人物情感相結合,抒發了對春天歸來的期待和對美好事物的贊美。
賞析:
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和簡潔的句式展示了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交融。詩中的“散騎真前輩,休文即當家”表達了詩人對潘澤和沈元吉的尊敬,同時也表明了自己愿意繼承前人的理念,肩負起責任。接下來的兩句“泛舟成麗句,散綺見余霞”將泛舟湖上的景象與文學創作相聯系,詩人通過欣賞自然美景來激發靈感,創作出美麗的詩句。詩中描繪的沙鷗驚飛、酒旆斜招等畫面形象生動,展現了自然界的活潑和多樣性。最后兩句“春歸何處覓,籬角見金沙”以春天歸來為寓意,表達了對新生活、新希望的期待。詩人通過觀察自然景色,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理念,抒發內心的感受和思考。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人物情感的交織,展示了作者對前輩的敬佩和對美好事物的贊美。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的情感表達和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同時也可以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對美的追求。
“春歸何處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pān zé zhī shěn yuán jí fàn zhōu hú shàng
和潘澤之沈元吉泛舟湖上
sàn qí zhēn qián bèi, xiū wén jí dāng jiā.
散騎真前輩,休文即當家。
fàn zhōu chéng lì jù, sàn qǐ jiàn yú xiá.
泛舟成麗句,散綺見余霞。
jīng qù shā ōu méi, zhāo lái jiǔ pèi xié.
驚去沙鷗沒,招來酒旆斜。
chūn guī hé chǔ mì, lí jiǎo jiàn jīn shā.
春歸何處覓,籬角見金沙。
“春歸何處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