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時書到得無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時書到得無愁”全詩
數日語離良作惡,幾時書到得無愁。
白沙翠竹千山晚,朱實黃花萬里秋。
后夜西風茅店月,醉吟應不費冥搜。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送江致遠歸建昌》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江致遠歸建昌》是宋代詩人王之道所作的一首詩。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以及詩意和賞析:
翩然歸興不吾留,
應為高堂念遠游。
數日語離良作惡,
幾時書到得無愁。
白沙翠竹千山晚,
朱實黃花萬里秋。
后夜西風茅店月,
醉吟應不費冥搜。
中文譯文:
輕盈地歸程不用我挽留,
應該是家中思念著你的遠游。
幾天過去了,我獨自言語,離開了美好的作惡,
不知何時才能收到你的書信而無憂無慮。
在白沙和翠竹的千山之間,夜晚降臨,
紅色的實果和黃色的花朵在萬里秋天中綻放。
深夜里,西風吹拂著茅店的月色,
我醉飲著吟唱,應該不會浪費冥冥之中的搜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之道送別遠行的朋友江致遠的作品。詩人表達了對江致遠離開的遺憾和思念之情。
首先,詩人以輕盈的姿態表達了自己不愿挽留的心情,因為他明白江致遠的遠游是出于對家庭的思念。詩中提到了“高堂”,表明江致遠是為了回家看望家人而離開,這種家庭情感的關懷和牽掛在詩中得到了體現。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在江致遠離開后的孤獨感和無聊。詩中描述了幾天過去,詩人獨自言語,感到無法享受美好的作惡(意指與朋友們共同歡樂的時光)。這種反差強化了江致遠的離去給詩人帶來的寂寞和不適應。
在接下來的幾句中,詩人運用景物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他描述了白沙和翠竹的千山在夜晚的美景,以及紅色的實果和黃色的花朵在秋天中的綻放。這些景物描寫中融入了孤寂和思念的意象,與詩人內心的情感相呼應。
最后兩句以夜晚、風和月的圖景為背景,描述了詩人在茅店中醉飲吟唱的情景。這里的“冥搜”指的是冥冥之中的搜尋,暗示著詩人在醉飲吟唱中尋求心靈的寄托和慰藉,以撫慰因江致遠離去而帶來的思念之痛。
整首詩通過對離別、思念和孤獨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江致遠離去的情感體驗。同時,通過景物描寫和意象的運用,使詩中情感更加深入、細膩,給人以詩意的共鳴和賞析。
“幾時書到得無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jiāng zhì yuǎn guī jiàn chāng
送江致遠歸建昌
piān rán guī xìng bù wú liú, yīng wèi gāo táng niàn yuǎn yóu.
翩然歸興不吾留,應為高堂念遠游。
shù rì yǔ lí liáng zuò è, jǐ shí shū dào de wú chóu.
數日語離良作惡,幾時書到得無愁。
bái shā cuì zhú qiān shān wǎn, zhū shí huáng huā wàn lǐ qiū.
白沙翠竹千山晚,朱實黃花萬里秋。
hòu yè xī fēng máo diàn yuè, zuì yín yīng bù fèi míng sōu.
后夜西風茅店月,醉吟應不費冥搜。
“幾時書到得無愁”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