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人何計挽行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邦人何計挽行車”全詩
報政未空更繡水,除書先已易桐廬。
郡鄰帝所旋趨召,地切家山勿戀居。
千乘來迎催去急,邦人何計挽行車。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送無為守鄭深道移嚴州》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無為守鄭深道移嚴州》是宋代詩人王之道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無為守鄭深道移居嚴州的情景,并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祝福。
詩詞的譯文如下:
世稱儒雅擅青徐,
今見君侯信不虛。
報政未空更繡水,
除書先已易桐廬。
郡鄰帝所旋趨召,
地切家山勿戀居。
千乘來迎催去急,
邦人何計挽行車。
這首詩的詩意表達了對無為守鄭深道的贊揚和送別的情感。詩人稱贊無為守鄭深道在世間享有盛名,被尊稱為儒雅的代表,而今天親眼見到君侯,證實了他的聲譽并非虛構。無為守鄭深道作為一位守護鄭州的官員,他的政績還未得到充分展示,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去嚴州繼續他的事業。詩人希望他能以更加出色的表現來回報政府,繼續開拓新的局面。同時,詩人也提醒無為守鄭深道,雖然嚴州的水源綿延不斷,但他應該放下桐廬的書卷,毫不猶豫地前往新的地方。
詩人告誡無為守鄭深道,作為一位郡鄰的重要官員,他可能會被皇帝召回,所以他不應該留戀家鄉的山水而放棄前進。最后兩句表達了送別時的緊急情景。千乘車隊已經來迎接他的離開,時間緊迫,無法耽擱。邦人們無法阻止行車的離去,只能默默地揮手告別。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明快的節奏,表達了對無為守鄭深道的敬佩和送別的情感。詩人將自己對他的祝福和期望融入其中,賦予了這首詩以深厚的情感和詩意。
“邦人何計挽行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ú wéi shǒu zhèng shēn dào yí yán zhōu
送無為守鄭深道移嚴州
shì chēng rú yǎ shàn qīng xú, jīn jiàn jūn hóu xìn bù xū.
世稱儒雅擅青徐,今見君侯信不虛。
bào zhèng wèi kōng gèng xiù shuǐ, chú shū xiān yǐ yì tóng lú.
報政未空更繡水,除書先已易桐廬。
jùn lín dì suǒ xuán qū zhào, dì qiè jiā shān wù liàn jū.
郡鄰帝所旋趨召,地切家山勿戀居。
qiān shèng lái yíng cuī qù jí, bāng rén hé jì wǎn xíng chē.
千乘來迎催去急,邦人何計挽行車。
“邦人何計挽行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