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在何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苕溪在何許”全詩
別離江北岸,懷抱海東頭。
閃閃風帆遠,滔滔雪浪浮。
苕溪在何許,應為故人留。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送彥逢弟赴西興鹽場》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彥逢弟赴西興鹽場》是宋代王之道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詩人送別彥逢弟弟坐船去西興鹽場的情景,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彥逢弟弟未來的祝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聞道西興去,全家共小舟。
別離江北岸,懷抱海東頭。
閃閃風帆遠,滔滔雪浪浮。
苕溪在何許,應為故人留。
詩詞的詩意表現了離別的凄涼和對彥逢弟弟的祝福。第一句描繪了詩人得知彥逢弟弟要去西興鹽場的消息,全家人一同乘小船出發的場景。第二句描述了在江北岸與彥逢弟弟分別的情景,詩人懷著思念之情,眼神望向東方的大海。第三句通過閃爍的風帆和滔滔的雪浪,描繪了船只在海上行進的景象,表現出遠行的艱辛和遼闊的海洋。最后一句提到了苕溪,表達了詩人希望彥逢弟弟在遠方的旅途中能夠遇到故人或留下一些回憶的愿望。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離別的情感和旅途的辛酸。詩人運用景物描寫和意象的對比,表達了對彥逢弟弟的思念和祝福。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清新,使人在閱讀時能夠感受到離別的憂傷和對未來的祝福。
“苕溪在何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àn féng dì fù xī xīng yán chǎng
送彥逢弟赴西興鹽場
wén dào xī xīng qù, quán jiā gòng xiǎo zhōu.
聞道西興去,全家共小舟。
bié lí jiāng běi àn, huái bào hǎi dōng tóu.
別離江北岸,懷抱海東頭。
shǎn shǎn fēng fān yuǎn, tāo tāo xuě làng fú.
閃閃風帆遠,滔滔雪浪浮。
tiáo xī zài hé xǔ, yīng wèi gù rén liú.
苕溪在何許,應為故人留。
“苕溪在何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