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舟何幸濟通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迷舟何幸濟通津”全詩
三紀重來驚隔世,一言相契定前因。
攜尊得得紛親友,抉藕累累萃里民。
祖意如來煩指似,迷舟何幸濟通津。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宿吉祥寺贈應上人》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在吉祥寺過夜留給應上人的贈詩。窗前修竹搖曳翠綠,清晨的陽光透過竹葉投下斑駁的光影。坐在這里,我想起了過去的友人。歷經三世的輪回,我們仍能相遇,一言之間便定下前世的因緣。舉杯邀請親朋好友,品嘗美酒,暢談人生。我們的祖先的智慧像佛陀的手指一樣,引領我們前行,我們像在迷舟中幸運地找到了通往彼岸的渡口。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吉祥寺度過夜晚的情景,他坐在窗前,觀賞著修竹搖曳的景象,回憶起過去的友人。作者通過“三紀重來驚隔世,一言相契定前因”表達了前世今生的因緣,以及友情的珍貴和恒久不變。最后,作者以“攜尊得得紛親友,抉藕累累萃里民”描述了人生中的歡聚時光,以及我們需要悉心珍惜和維系的親情友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窗前的景象和回憶過去的友人,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追憶和珍視。同時,作者也表達了對前世今生因緣的探究和思考。詩中的“攜尊得得紛親友”和“抉藕累累萃里民”表現了作者在飲酒中與親友們歡聚的場景,強調了人際關系的重要性。最后,詩中的“祖意如來煩指似,迷舟何幸濟通津”表現了作者對祖先的敬仰和對佛法的信仰,同時也表達了對人生的期許和對未來的希冀。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邃,既表達了作者的個人情感,又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人際交往和文化背景,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迷舟何幸濟通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jí xiáng sì zèng yīng shàng rén
宿吉祥寺贈應上人
chuāng qián xiū zhú cuì mó yún, qīng bì tí xuān niàn xī rén.
窗前修竹翠摩云,清閟題軒念昔人。
sān jì chóng lái jīng gé shì, yī yán xiāng qì dìng qián yīn.
三紀重來驚隔世,一言相契定前因。
xié zūn de de fēn qīn yǒu, jué ǒu lěi lěi cuì lǐ mín.
攜尊得得紛親友,抉藕累累萃里民。
zǔ yì rú lái fán zhǐ shì, mí zhōu hé xìng jì tōng jīn.
祖意如來煩指似,迷舟何幸濟通津。
“迷舟何幸濟通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