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氣侵凌不復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血氣侵凌不復豪”全詩
寧知懶過嵇中散,亦有詩如謝法曹。
舊藁只堪供醬瓿,故人相贈有綈袍。
兗州賓主同風味,惡句煩公更一薅。
分類: 大有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寄奉符大有叔》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奉符大有叔》是宋代詩人王之道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符大有叔的形象與境遇,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詩人身份的自省。
譯文:
送給符姓的大有叔
血氣已經退凌不再雄壯,
往來之間搖搖欲倒如潮涌。
寧愿像嵇中散一樣懶散度日,
也有像謝法曹一樣的詩才。
舊時的草帽只能用來裝醬菜,
故友送來的卻是華麗的綢袍。
在兗州,賓主享受著相同的風味,
唯有我這煩人的詩句還要再整理一遍。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符大有叔的形象為切入點,通過描寫他的衰老和境遇來反映出社會的變遷和詩人的自身境況。作者描述符大有叔的血氣已經退凌,不再豪邁,往來之間搖搖欲倒,如同洶涌潮水。這種描寫暗喻著社會動蕩不安的局勢,人們的血氣正在逐漸消退,豪情不再。
接著,作者以自己的處境與符大有叔對比。他寧愿像嵇中散一樣懶散度日,不愿過于奮發努力。嵇中散是指嵇康,他是東晉末年的文學家和音樂家,以其懶散放蕩的生活方式和卓越的才華而聞名于世。作者提到自己也有像謝法曹(指謝安)一樣的詩才,謝安是東晉時期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以文辭清峻而著稱。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送給符大有叔的禮物。舊時的草帽只能被用來裝醬菜,而故友送來的卻是華麗的綢袍。這里通過對比,暗示了符大有叔的貧困和作者對其的關懷。
最后兩句描寫了在兗州,賓主們享受著相同的風味,唯有作者的詩句還需要再整理一遍,暗示了作者在創作詩歌時的苦惱和辛勞。
整首詩通過對符大有叔形象的描寫,展示了社會變遷和詩人自身的困境,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自身身份的反思,同時也傳遞了對友情和情感的關懷。
“血氣侵凌不復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fèng fú dà yǒu shū
寄奉符大有叔
xuè qì qīn líng bù fù háo, wǎng lái yī dào shì chéng tāo.
血氣侵凌不復豪,往來欹倒似乘濤。
níng zhī lǎn guò jī zhōng sàn, yì yǒu shī rú xiè fǎ cáo.
寧知懶過嵇中散,亦有詩如謝法曹。
jiù gǎo zhǐ kān gōng jiàng bù, gù rén xiāng zèng yǒu tí páo.
舊藁只堪供醬瓿,故人相贈有綈袍。
yǎn zhōu bīn zhǔ tóng fēng wèi, è jù fán gōng gèng yī hāo.
兗州賓主同風味,惡句煩公更一薅。
“血氣侵凌不復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