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特宣三事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上特宣三事衣”全詩
御前曾寫八分字,天上特宣三事衣。
燈照衣庵霜后冷,鼎烹秋菌雨中肥。
終歸五老峰邊去,杯渡長江一錫飛。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贈省欽》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省欽》是宋代王之道的一首詩詞。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離別的情景,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生活的變幻和人事的無常。
詩詞中的"舊隱何年別翠微,瀑泉聲外鏁禪扉"描繪了離別時友人所在的隱居處,古樸幽靜的山水環繞,瀑泉聲縈繞在禪房門外,讓人感受到一種寧靜和虛無的境界。
"御前曾寫八分字,天上特宣三事衣"這兩句描寫了友人曾在朝廷中任職,身居高位,曾經獲得皇帝的賞識和重用。"八分字"指友人曾被御筆題字,顯示了他的才華和地位。"天上特宣三事衣"表示友人曾獲得皇帝賜予的三品服裝,彰顯了他的榮耀和地位。
"燈照衣庵霜后冷,鼎烹秋菌雨中肥"這兩句描述了友人隱居的衣庵,在霜后的寒冷中,燈火照亮著孤寂的房間。"鼎烹秋菌雨中肥"則表現了友人過著清貧的生活,依靠山間的雨露滋養自己,與自然相融合。
"終歸五老峰邊去,杯渡長江一錫飛"這兩句表達了友人最終放棄功名利祿,選擇歸隱山林。"五老峰"是指五岳之一的華山,意味著友人將去華山隱居。"杯渡長江"則暗示友人將乘船渡過長江,一去不回。"一錫飛"則表示友人只帶上一把拐杖,輕裝上路,寓意著他追求自由和超脫塵世的理想。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友人的經歷,展現了人生的變遷和離別的情感。友人曾在朝廷中擔任要職,卻最終選擇隱居山林,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詩詞中透露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人生境遇的反思和對自由追求的向往。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抒情的筆調,巧妙地表達了人生的變遷和內心的追求,給人以深思。
“天上特宣三事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shěng qīn
贈省欽
jiù yǐn hé nián bié cuì wēi, pù quán shēng wài suǒ chán fēi.
舊隱何年別翠微,瀑泉聲外鏁禪扉。
yù qián céng xiě bā fēn zì, tiān shàng tè xuān sān shì yī.
御前曾寫八分字,天上特宣三事衣。
dēng zhào yī ān shuāng hòu lěng, dǐng pēng qiū jūn yǔ zhōng féi.
燈照衣庵霜后冷,鼎烹秋菌雨中肥。
zhōng guī wǔ lǎo fēng biān qù, bēi dù cháng jiāng yī xī fēi.
終歸五老峰邊去,杯渡長江一錫飛。
“天上特宣三事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