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知杖屢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遙知杖屢閒”全詩
黃花秋色老,紅葉露痕殷。
似說親朋集,遙知杖屢閒。
徘徊松徑晚,踏破紫苔斑。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和魏定父》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魏定父》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之道。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十里南溪路,思君一望間。
在十里長的南溪路上,我一眼望去就能想起你。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之情。南溪路是一個景色優美的地方,詩人在這里思念著遠方的親人,內心感嘆離別之苦。
黃花秋色老,紅葉露痕殷。
黃花已經凋零,秋天的顏色漸漸老去,紅葉上露出了深深的痕跡。
這兩句描繪了秋天的景色,黃花凋零、紅葉凋零,暗示著歲月的流轉和時光的無情。
似說親朋集,遙知杖屢閒。
仿佛聽到了親朋好友的聚會聲,遙遠的地方也知道他們常常相聚。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親朋好友的思念之情,感嘆著距離的遙遠,卻能通過消息了解他們的情況。
徘徊松徑晚,踏破紫苔斑。
晚上徘徊在松樹的小徑上,腳步踩破了紫色的苔蘚斑點。
這兩句描繪了詩人在松林中的徘徊,表達了他內心的孤獨和無處安放的心情。
整首詩詞以描繪景色為主線,情感細膩而真摯。通過描寫自然景物,詩人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歲月的流轉以及自己內心的孤獨和迷茫。詩詞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意象,給人一種靜謐、寂寥的美感,讀來讓人沉浸其中,感受到作者情感的流露。
“遙知杖屢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wèi dìng fù
和魏定父
shí lǐ nán xī lù, sī jūn yī wàng jiān.
十里南溪路,思君一望間。
huáng huā qiū sè lǎo, hóng yè lù hén yīn.
黃花秋色老,紅葉露痕殷。
shì shuō qīn péng jí, yáo zhī zhàng lǚ xián.
似說親朋集,遙知杖屢閒。
pái huái sōng jìng wǎn, tà pò zǐ tái bān.
徘徊松徑晚,踏破紫苔斑。
“遙知杖屢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