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似前時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比似前時別”全詩
比似前時別。
煙水茫茫無處說。
冷卻西湖□月。
貞芳只合深山。
紅塵了不相關。
留得許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間。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清平樂》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花一葉》是宋代張炎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片寧靜祥和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紛擾世事的超脫和對自然美的贊美。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是:
□花一葉,猶如之前的離別。
煙水茫茫,無從述說。
西湖的明月已經冷卻。
貞芳只適合在深山中。
紅塵的喧囂與我無關。
只留下了許多清幽的影子,
幽香無法傳到人間。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片清幽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紛擾的超然態度。詩中的"□花一葉"和"西湖的明月"都是自然景物的象征,詩人以之來比喻人世間的離合悲歡。煙水茫茫無處說,表達了詩人對于人事紛紜的淡漠態度,他無法找到言語來表達。"貞芳只合深山"則表明詩人認為真正純潔的美好只適合在深山中尋找,遠離塵囂。"紅塵了不相關"表示詩人對人世的冷漠態度,將自己與喧囂的紅塵隔離開來。
整首詩詞給人以寧靜、超然的感覺,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世間紛爭的超脫。通過描繪清幽的自然景象,詩人表達了對紛擾世事的冷漠態度,將自己的心境與喧囂的紅塵分隔開來。詩詞中運用了象征手法,將自然景物與人世間的離合悲歡相對應,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和內心寧靜的追求。整首詩詞以簡潔、清新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主題,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賞析空間。
“比似前時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清平樂
huā yī yè.
□花一葉。
bǐ shì qián shí bié.
比似前時別。
yān shuǐ máng máng wú chǔ shuō.
煙水茫茫無處說。
lěng què xī hú yuè.
冷卻西湖□月。
zhēn fāng zhǐ hé shēn shān.
貞芳只合深山。
hóng chén liǎo bù xiāng guān.
紅塵了不相關。
liú dé xǔ duō qīng yǐng, yōu xiāng bú dào rén jiān.
留得許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間。
“比似前時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