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花省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穿花省路”全詩
問取堤邊,因甚減卻垂楊。
消磨縱然未盡,滿煙波、添了斜陽。
空嘆息,又翻成無限,杜老凄涼。
一舸清風何處,把秦山晉水,分貯詩囊。
發已飄飄,休問歲晚空江。
松陵試招舊隱,怕白鷗、猶識清狂。
漸溯遠,望并州、卻是故鄉。
分類: 聲聲慢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聲聲慢》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聲聲慢·穿花省路》是宋代詩人張炎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穿過花叢省去彎曲的小路,靠著竹林尋找鄰家的人,為何要避開熙攘的塵囂。詢問路邊的人,為什么要減少垂垂而下的楊柳。歲月的消磨雖然未能完全消除,但滿目的煙波已被斜陽所增添。心中嘆息,再次變成無限的憂傷,仿佛回到了杜牧那悲涼的時光。一葉托清風飄蕩,不知去向何方,將秦山和晉水分別裝入詩的篋囊。詩發自飄飄之中,不必問歲晚中空江的去處。試著招引古老的隱者來到松陵,恐怕只有白鷗才能辨識這清風瘋狂的風采。逐漸追溯著遙遠的過往,望向并州的方向,卻發現那里正是故鄉的所在。
這首詩以穿花省路為題,以自然景物的描寫來抒發詩人的情感。詩中通過描繪花叢、竹林、楊柳、煙波和斜陽等景物,展現了一種追逐寧靜和隱逸的心境。詩人通過問路邊的人,表達了對塵囂世俗的厭倦和追尋寧靜的愿望。他對歲月的消磨感到無奈,但仍然留有悲涼的嘆息。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對詩的追求和對故鄉的思念。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融合,以清風、秦山、晉水、松陵等富有意象的詞語來寄托自己的心思。
整首詩意境幽遠,以自然景物投射出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通過細膩而獨特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一個恬靜而優美的境界。詩中流露出對塵世的煩擾和對隱逸的向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以及對詩歌創作的追求。同時,通過對故鄉的思念和對過往的追憶,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回憶的感觸。
整首詩言簡意賅,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情感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寧靜和隱逸的向往,對歲月消磨的無奈和對詩歌創作的追求。這首詩以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深邃的意境,展現了宋代詩歌的特色和張炎詩人的才華。
“穿花省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ēng shēng màn
聲聲慢
chuān huā shěng lù, bàng zhú xún lín, rú hé gù yǐn dōu huāng.
穿花省路,傍竹尋鄰,如何故隱都荒。
wèn qǔ dī biān, yīn shén jiǎn què chuí yáng.
問取堤邊,因甚減卻垂楊。
xiāo mó zòng rán wèi jǐn, mǎn yān bō tiān le xié yáng.
消磨縱然未盡,滿煙波、添了斜陽。
kōng tàn xī, yòu fān chéng wú xiàn, dù lǎo qī liáng.
空嘆息,又翻成無限,杜老凄涼。
yī gě qīng fēng hé chǔ, bǎ qín shān jìn shuǐ, fēn zhù shī náng.
一舸清風何處,把秦山晉水,分貯詩囊。
fā yǐ piāo piāo, xiū wèn suì wǎn kōng jiāng.
發已飄飄,休問歲晚空江。
sōng líng shì zhāo jiù yǐn, pà bái ōu yóu shí qīng kuáng.
松陵試招舊隱,怕白鷗、猶識清狂。
jiàn sù yuǎn, wàng bīng zhōu què shì gù xiāng.
漸溯遠,望并州、卻是故鄉。
“穿花省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