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在人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在人間”全詩
蕊佩珊珊。
酒醒微步晚波寒。
金鼎尚存丹已化,雪冷虛壇。
游冶未知還。
鶴怨空山。
瀟湘無夢繞叢蘭。
碧海茫茫歸不去,卻在人間。
分類: 浪淘沙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浪淘沙》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浪淘沙·香霧濕云環》是宋代張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準備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香霧彌漫,云環濕潤。花蕊佩珊珊搖曳。酒醒后微步行走在寒冷的晚波之上。金鼎雖然依然存在,但丹藥已經消融,宛如雪冷的空壇。游冶的心跡未知何時歸來。孤鶴怨嘆空山無人應和。瀟湘江水無夢般地環繞著茂盛的蘭草。廣闊無垠的藍海,看似無法回歸,然而它就在人間存在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離愁別緒和對現實世界的思索。香霧和濕云環繞著詩中的環境,給人一種幽靜、朦朧的感覺。花蕊搖曳的景象和微步行走的動作,暗示著詩人內心的孤寂和迷茫。金鼎雖然還在,但丹藥已化,象征著一種美好已經逝去的狀態。孤鶴怨嘆空山,寓意著詩人的心聲無人能夠理解和回應。瀟湘江水繞過蘭草,表達了一種無欲無求、自然流淌的境界。最后,詩人提到廣闊無垠的藍海,暗示著一種無法回歸的遙遠狀態,但同時指出這種狀態其實就在人間存在。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和對現實世界的思考。詩中以自然景物象征情感,通過對香霧、濕云、花蕊、金鼎等形象的運用,傳達了詩人對于美好的追求與渴望的同時,也透露出一種無奈和對現實的思考。整首詩以景寫情,以景抒意,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意境的營造,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愁思和對世界的疑問。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種超越現實的理想境界,表達了對自然和心靈自由的向往與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以及對內心情感的表達,傳達了詩人對于美好的追求、對世界的思索以及對真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感受。詩意深邃,意境唯美,給人以思考與遐想的空間。
“卻在人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àng táo shā
浪淘沙
xiāng wù shī yún huán.
香霧濕云環。
ruǐ pèi shān shān.
蕊佩珊珊。
jiǔ xǐng wēi bù wǎn bō hán.
酒醒微步晚波寒。
jīn dǐng shàng cún dān yǐ huà, xuě lěng xū tán.
金鼎尚存丹已化,雪冷虛壇。
yóu yě wèi zhī hái.
游冶未知還。
hè yuàn kōng shān.
鶴怨空山。
xiāo xiāng wú mèng rào cóng lán.
瀟湘無夢繞叢蘭。
bì hǎi máng máng guī bù qù, què zài rén jiān.
碧海茫茫歸不去,卻在人間。
“卻在人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