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袍清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錦袍清逸”全詩
落暮云深,瑤臺月下逢太白。
素衣初染天香,尋東風傾國。
惆悵東欄,炯然玉樹獨立。
只恐江空,頓忘卻、錦袍清逸。
柳迷歸院,欲遠花妖未得。
誰寫一枝淡雅,傍沈香亭北。
說與鶯鶯,怕人錯認秋色。
分類: 華胥引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華胥引》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華胥引·溫泉浴罷》是一首宋代張炎創作的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溫泉浴罷,酣酒才蘇,洗妝猶濕。落暮云深,瑤臺月下逢太白。素衣初染天香,尋東風傾國。惆悵東欄,炯然玉樹獨立。只恐江空,頓忘卻、錦袍清逸。柳迷歸院,欲遠花妖未得。誰寫一枝淡雅,傍沈香亭北。說與鶯鶯,怕人錯認秋色。
詩詞通過描繪溫泉浴后的情景,展示了一種寧靜美好的氛圍。詩人在洗去塵埃后,飲酒使身體恢復精神,妝容尚未完全干燥。夜幕降臨,云層低垂,月亮從瑤臺之上出現,與太白星相遇。詩人穿著素衣,初次沾染天然香氣,追隨東風,迷倒了全國的美人。他站在東欄上,如同一棵獨立挺拔的玉樹。他擔心江水的空曠,恍然忘卻了身上那件華麗而優雅的錦袍。柳樹將他的歸途迷離,他想遠離花妖,卻尚未成功。他希望有人能寫下一支淡雅的詩篇,靠近沈香亭的北方。他告訴鶯鶯,擔心被人錯誤地視為秋天的色彩。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溫泉浴后的寧靜場景,通過對自然元素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愿望。詩人以柔美的形象展示了自己的孤獨和無奈,同時也表達了對純潔與優雅的追求。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作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展示了詩人內心的糾結和渴望,給人一種深沉而凄美的感覺。
“錦袍清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 xū yǐn
華胥引
wēn quán yù bà, hān jiǔ cái sū, xǐ zhuāng yóu shī.
溫泉浴罷,酣酒才蘇,洗妝猶濕。
luò mù yún shēn, yáo tái yuè xià féng tài bái.
落暮云深,瑤臺月下逢太白。
sù yī chū rǎn tiān xiāng, xún dōng fēng qīng guó.
素衣初染天香,尋東風傾國。
chóu chàng dōng lán, jiǒng rán yù shù dú lì.
惆悵東欄,炯然玉樹獨立。
zhǐ kǒng jiāng kōng, dùn wàng què jǐn páo qīng yì.
只恐江空,頓忘卻、錦袍清逸。
liǔ mí guī yuàn, yù yuǎn huā yāo wèi dé.
柳迷歸院,欲遠花妖未得。
shuí xiě yī zhī dàn yǎ, bàng shěn xiāng tíng běi.
誰寫一枝淡雅,傍沈香亭北。
shuō yǔ yīng yīng, pà rén cuò rèn qiū sè.
說與鶯鶯,怕人錯認秋色。
“錦袍清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