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寄南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寄南風”全詩
學語問西東。
對客呼為紅蕊,此興已偏濃。
嗟白首,抗塵容。
費牢籠。
星球何在,鶴頂長丹,誰寄南風。
分類: 訴衷情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訴衷情》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訴衷情·兒時初未識方紅》是宋代張元干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兒時初未識方紅。
學語問西東。
對客呼為紅蕊,
此興已偏濃。
嗟白首,抗塵容。
費牢籠。
星球何在,鶴頂長丹,
誰寄南風。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兒時純真美好的懷念之情。詩人回憶起自己童年時期,初次接觸到"方紅"這個詞,滿懷好奇地向他人打聽方紅的意義。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他逐漸長大,對方紅的興趣也變得更加濃烈。詩人感嘆時光如梭,不禁擔憂自己的容顏將隨著歲月的沉淀而逐漸衰老。他感到自己已經不再年輕,面容受到時間的侵蝕,如同費盡心力養的一只鳥被困在籠中。最后,詩人思考星球的位置何在,鶴頂長滿紅丹,又有誰能夠寄托他的夢想和渴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兒時初次聽到"方紅"為引子,通過對方紅的追尋和對時間流逝的思考,抒發了詩人對逝去的童年時光的懷念之情。詩人在描寫自己逐漸老去的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未來的期許。通過星球和鶴頂長丹等意象的運用,詩人探討了人生的意義和人與自然的關系,展現出一種對自由和夢想的向往。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而深刻的情感,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誰寄南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zhōng qíng
訴衷情
ér shí chū wèi shí fāng hóng.
兒時初未識方紅。
xué yǔ wèn xī dōng.
學語問西東。
duì kè hū wèi hóng ruǐ, cǐ xìng yǐ piān nóng.
對客呼為紅蕊,此興已偏濃。
jiē bái shǒu, kàng chén róng.
嗟白首,抗塵容。
fèi láo lóng.
費牢籠。
xīng qiú hé zài, hè dǐng zhǎng dān, shuí jì nán fēng.
星球何在,鶴頂長丹,誰寄南風。
“誰寄南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