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江絕嘆鐵衣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江絕嘆鐵衣寒”全詩
相期臘盡屠蘇酒,速享春來苜宿盤。
雪夜劇談金賊入,風江絕嘆鐵衣寒。
何年天上旄頭落,併滅穹廬舊契丹。
分類: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次韻奉呈公澤處士》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奉呈公澤處士》是宋代張元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隱居在苕溪的我少有出游的機會,現在時局動蕩,更加珍惜與故友相聚的時光。我們約定等到冬天結束的時候,共享著春天來臨時的美酒和美食。在一個雪夜,我們沉浸在激烈的談論中,卻嘆息著金人入侵的不幸和遼軍鐵衣的殘酷寒冷。不知道何時,天上的旄頭會墜落下來,廢除了契丹的舊統治。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隱居在苕溪的生活,表達了時局動蕩和對友誼的珍惜之情。作者與故友相約等待冬天結束,共享春天的美好時光,但在雪夜中卻談起了金人入侵和契丹統治的不幸遭遇。詩詞中透露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家國命運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隱居生活的細節,展示了他與故友相聚的愉悅和對友誼的珍視。詩詞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冬天與春天、金人入侵與契丹統治進行對比,突出了時局變遷的不確定性和對家國命運的憂慮。作者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思考,凸顯了宋代文人的家國情懷和憂國憂民的精神。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家國的關切之情,同時也折射出宋代社會動蕩的背景。這首詩詞展示了張元干才情出眾的寫作能力,以及他對時事的敏感度和對國家命運的思考。
“風江絕嘆鐵衣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fèng chéng gōng zé chǔ shì
次韻奉呈公澤處士
píng jī tiáo xī shǎo wǎng huán, shí wēi yóu jué gù rén huān.
屏跡苕溪少往還,時危尤覺故人歡。
xiāng qī là jǐn tú sū jiǔ, sù xiǎng chūn lái mù sù pán.
相期臘盡屠蘇酒,速享春來苜宿盤。
xuě yè jù tán jīn zéi rù, fēng jiāng jué tàn tiě yī hán.
雪夜劇談金賊入,風江絕嘆鐵衣寒。
hé nián tiān shàng máo tóu luò, bìng miè qióng lú jiù qì dān.
何年天上旄頭落,併滅穹廬舊契丹。
“風江絕嘆鐵衣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