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駒雖在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驪駒雖在門”全詩
觴行頗軒渠,一斗輒徑醉。
涼颸生白蘋,落日照紫翠。
驪駒雖在門,不下兒女淚。
儻復逢湘累,更與問憔悴。
分類: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送舒希古》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舒希古》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元干。這首詩詞描述了舒希古這位老者的離別場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送舒希古
老舒古君子,
送客皆善類。
觴行頗軒渠,
一斗輒徑醉。
涼颸生白蘋,
落日照紫翠。
驪駒雖在門,
不下兒女淚。
儻復逢湘累,
更與問憔悴。
譯文:
年邁的舒希古先生,
送客人的都是善良的人。
在宴會上舉杯行令,
一斗酒便醉倒在路旁。
微風吹拂白蘋草,
夕陽照耀著翠紫之色。
雖然馬車在門前,
兒女們卻不流淚。
但愿再次遇到困難,
能與你共同探討疲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老舒希古的場景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景物和情感表達,表現出作者對舒希古的敬重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
首先,詩中提到"老舒古君子",用"君子"一詞彰顯了舒希古的高尚品質和品行。送別者都是"善類",說明舒希古與善良的人為伍,受到大家的尊敬和喜愛。
接著,詩中描述了送客時的宴會場景。"觴行頗軒渠"描繪了舉杯行令的熱鬧氣氛。"一斗輒徑醉"則傳達了舒希古愛飲酒的特點,也暗示了他年事已高,酒量不再如從前。
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詩中出現了"涼颸生白蘋"和"落日照紫翠"。涼爽的微風吹拂著白蘋草,夕陽的余輝映照著美麗的紫色山川,這些描寫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藝術感。
最后兩句"驪駒雖在門,不下兒女淚。儻復逢湘累,更與問憔悴",表達了送別者的深情厚意。盡管他的馬車停在門前,但他的兒女們卻不流淚,這顯示了他們的堅強和淡定。然而,詩人希望再次遇到舒希古時,能夠與他共同面對困難,分享生活中的疲憊和艱辛。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情感,展現了對老舒希古的尊敬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傳達了人生離別的無奈和深情。
“驪駒雖在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hū xī gǔ
送舒希古
lǎo shū gǔ jūn zǐ, sòng kè jiē shàn lèi.
老舒古君子,送客皆善類。
shāng xíng pō xuān qú, yī dòu zhé jìng zuì.
觴行頗軒渠,一斗輒徑醉。
liáng sī shēng bái píng, luò rì zhào zǐ cuì.
涼颸生白蘋,落日照紫翠。
lí jū suī zài mén, bù xià ér nǚ lèi.
驪駒雖在門,不下兒女淚。
tǎng fù féng xiāng lèi, gèng yǔ wèn qiáo cuì.
儻復逢湘累,更與問憔悴。
“驪駒雖在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