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為后泖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為后泖游”全詩
寓居皆野寺,相過只扁舟。
不作新塘去,還為后泖游。
盤飧雖杞菊,得飽勝椎牛。
分類: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花飛》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花飛》是宋代張元干的一首詩詞。它描繪了雨天的景象,以及花瓣飄落所帶來的客人的愁思。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意象豐富的描寫展現了作者獨特的詩意。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雨暗連兵氣,
花飛點客愁。
寓居皆野寺,
相過只扁舟。
不作新塘去,
還為后泖游。
盤飧雖杞菊,
得飽勝椎牛。
這首詩以雨暗和花飛作為開篇,描繪了雨天中飄零的花瓣,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氣氛。雨暗似乎消散了戰爭的氣息,花瓣的飄落則點綴著客人們內心的愁思。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作者所居住的地方都是僻靜的野寺,而人們只能乘坐簡陋的扁舟互相串門。這種描寫營造出一種寧靜宜人的環境,與外面世俗紛擾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
接著,詩人提到不愿意去新塘,而是選擇了后泖游。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拒絕了繁華富貴的生活方式,而選擇了在自然環境中游玩。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即使是簡單的飯菜,也能滿足詩人的需求,勝過豐盛的牛肉宴席。這種簡樸的生活態度與前文的野寺和扁舟相呼應,體現了詩人追求自然、淡泊的生活態度。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雨天花瓣飄落的景象,通過對自然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閑適寧靜、追求自然與淡泊的向往。這首詩通過對細膩的觀察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情感和詩意。
“還為后泖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ā fēi
花飛
yǔ àn lián bīng qì, huā fēi diǎn kè chóu.
雨暗連兵氣,花飛點客愁。
yù jū jiē yě sì, xiāng guò zhǐ piān zhōu.
寓居皆野寺,相過只扁舟。
bù zuò xīn táng qù, hái wèi hòu mǎo yóu.
不作新塘去,還為后泖游。
pán sūn suī qǐ jú, dé bǎo shèng chuí niú.
盤飧雖杞菊,得飽勝椎牛。
“還為后泖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