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觀相望秋色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樓觀相望秋色里”全詩
樓觀相望秋色里,江山爭麗海光中。
云容入座如相識,足力緣梯尚不窮。
肯使詩成夸得意,撞鐘驚起坐禪翁。
分類:
作者簡介(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游覽殆。
《登白衣寺鐘樓》朱翌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白衣寺鐘樓》是宋代朱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站在高處真想駕馭西風,
百里的纖毫都顯得模糊。
樓臺相望在秋色中,
江山爭奇斗艷,海光閃爍。
云彩似乎認識我坐在這里,
即使爬上陡峭的樓梯也不知疲倦。
如果我能寫出詩來夸耀自己的才華,
敲鐘聲會驚醒打坐的老僧。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白衣寺鐘樓的情景。作者站在高處,希望能夠駕馭西風,感受自然的力量。他觀察周圍的景色,百里之內的景物都變得模糊不清,展現出一種宏大而壯麗的氣勢。樓臺相互望著對方,秋天的色彩在其中流轉,江山與海洋爭奇斗艷,光芒閃爍。作者感覺云彩似乎認識他坐在這里,即使爬上陡峭的樓梯也毫不疲倦。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夠寫出一首才華橫溢的詩,以此來炫耀自己,但這樣的舉動可能會驚醒正在打坐的老僧。
賞析:
《登白衣寺鐘樓》通過描繪作者登高遠眺的景象,展現了自然與人的交融之美。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作者借助登高的視角,將自然景色與情感融為一體,表達了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美的追求。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的個人愿望,希望能夠通過寫詩來展現自己的才華和自豪,但這種個人欲望與修行的精神相沖突,通過撞鐘驚起坐禪的老僧,詩詞達到了以自然、寧靜、超脫的態度來反思人生與詩意的關系。整首詩意境高遠,意境深遠,給人以充滿詩意和思考的感受。
“樓觀相望秋色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bái yī sì zhōng lóu
登白衣寺鐘樓
píng gāo zhēn yù yù xī fēng, bǎi lǐ xiān háo jǐn fā mēng.
憑高真欲馭西風,百里纖毫盡發蒙。
lóu guān xiāng wàng qiū sè lǐ, jiāng shān zhēng lì hǎi guāng zhōng.
樓觀相望秋色里,江山爭麗海光中。
yún róng rù zuò rú xiāng shí, zú lì yuán tī shàng bù qióng.
云容入座如相識,足力緣梯尚不窮。
kěn shǐ shī chéng kuā dé yì, zhuàng zhōng jīng qǐ zuò chán wēng.
肯使詩成夸得意,撞鐘驚起坐禪翁。
“樓觀相望秋色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