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恐春從此地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便恐春從此地更”全詩
梅子未黃先著雨,櫻桃欲熟正防鶯。
忽驚夏向明朝立,便恐春從此地更。
數蝶飛來花寂寞,亂蛙鳴處水縱橫。
分類:
作者簡介(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游覽殆。
《立夏前一日登馬氏山亭》朱翌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立夏前一日登馬氏山亭》是宋代詩人朱翌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百憂不到酒三行,
萬事盡休棋一枰。
梅子未黃先著雨,
櫻桃欲熟正防鶯。
忽驚夏向明朝立,
便恐春從此地更。
數蝶飛來花寂寞,
亂蛙鳴處水縱橫。
詩意:
這首詩以"立夏前一日"為題,描繪了夏季即將來臨的景象。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他對光陰流逝和世事變遷的感慨。詩中包含了對人生短暫和世事無常的思考,以及對自然變化的觀察和感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巧妙地描繪了夏季臨近的景象,表達了對時間的敏感和對生命的短暫的感慨。詩中"百憂不到酒三行"暗示了憂愁煩惱無法醒酒,"萬事盡休棋一枰"則表達了對人生種種紛擾的放下。接著,詩人描繪了梅子未熟卻下起雨來,櫻桃即將成熟卻要防備鶯鳥的情景,寓意著事物變化的無常性和不可預測性。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突然驚嘆夏天就在明天到來,卻又擔心春天從此消逝。這里有時間的錯位和對季節變遷的感慨,顯現出對歲月流轉的無奈和恐懼。最后兩句"數蝶飛來花寂寞,亂蛙鳴處水縱橫"以生動的形象描繪了夏天的景象,蝴蝶翩翩起舞,花朵孤寂,蛙聲嘈雜,水面波瀾起伏,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慨和對變化的思考。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傳遞了對時間流逝、世事變遷和生命短暫性的思考和感慨,同時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和敏銳洞察力。
“便恐春從此地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ì xià qián yī rì dēng mǎ shì shān tíng
立夏前一日登馬氏山亭
bǎi yōu bú dào jiǔ sān xíng, wàn shì jǐn xiū qí yī píng.
百憂不到酒三行,萬事盡休棋一枰。
méi zǐ wèi huáng xiān zhe yǔ, yīng táo yù shú zhèng fáng yīng.
梅子未黃先著雨,櫻桃欲熟正防鶯。
hū jīng xià xiàng míng cháo lì, biàn kǒng chūn cóng cǐ dì gèng.
忽驚夏向明朝立,便恐春從此地更。
shù dié fēi lái huā jì mò, luàn wā míng chù shuǐ zòng héng.
數蝶飛來花寂寞,亂蛙鳴處水縱橫。
“便恐春從此地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